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清“濮氏宗谱”揭秘 苏民与濮存晰寻根到南京(1)

2016-08-28 15:35:00  凤凰娱乐    参与评论()人

濮存昕和父亲捐赠到溧水档案馆的濮氏家谱

据《现代快报》报道,在南京市溧水区柘塘镇地溪村,62岁的村民濮方勤这样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我见到濮存昕,叫他老叔!”一部修撰于光绪三年的《濮氏宗谱》让他和著名演员濮存昕血脉相连。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很多人都对生命之初发问,却遗憾寻不到家族的根。濮氏后人是如此幸运。近日,记者重走濮氏后人寻根路。在溧水区档案馆,看到了“濮氏家谱”,触摸着斑驳泛黄的纸页,濮氏家族变迁的沧桑岁月在指尖无声流淌。随后在地溪村,记者见到了濮氏后人,听他们讲述那段尘封的历史。濮氏先人当初为何迁居溧水?濮氏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怎样的繁盛? 又留下过哪些动人的传说?

北京的一封来信,让他和濮存昕成了亲戚

在溧水区柘塘镇,地溪村因为濮姓人聚居颇有名气。村里有400多户人家,40%的人都姓濮。

濮方勤,今年62岁,溧水区地溪村村民。虽然一直务农,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通过自学,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很深的情结。上世纪80年代,濮方勤动了寻根的念头。当时族中有人提议续谱,濮方勤认为,如要续修家谱,必须找到存世的家谱,“家谱是家族的历史,找到了家谱才能追根溯源……”

巧合的是,1984年,一封北京的来信寄到了当时的溧水县政府,随后转到了新淮村(今地溪村),交到了濮方勤的手上。

写信的人叫濮思源,信中他表明身份,称是溧水濮氏后人。他问及溧水老家的情况,问老宅院还在不在,祖坟还在不在。濮方勤后来才知道,濮思源正是濮存昕父亲苏民的三哥。不过当时濮方勤并不知道濮存昕与自己的关系。后来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叫濮存昕的演员正在南京拍戏,他看见这个与自己上一辈人只有一字之差的名字起了疑心,赶紧写信给濮思源询问。濮思源回信说,他是你老叔,赶紧去找他。濮方勤兴奋地去南京找,可惜这一次没有找到。

与濮思源的联系,让濮方勤寻家谱的念头更强烈了。他们一直保持着通信,交换着关于家谱的信息。这些信,濮方勤如今还都悉数收着。之后的十多年,濮方勤寻遍族中前辈,探访有关家谱的蛛丝马迹,凡有濮姓族人居住的地方,都不辞辛苦去拜访。期间,他还去北京拜访了苏民,找寻家谱得到了苏民的大力支持。

终于,2001年,濮方勤在溧水区黄溪村找到了尘封多年的一套修撰于光绪三年的濮氏家谱。家谱能保留下来,得益于黄溪村的长辈濮贤亮在文革期间冒着风险保存了唯一的一套。濮贤亮去世后,将家谱传给了后人,一人那里留有前四卷,另外一人留有后七卷(应为八卷,十一卷缺失)。濮方勤费劲周折找到了后七卷。

地溪村濮氏8代同村,最年长90岁,最小四五岁

在族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下,七卷家谱得以找回。考虑到家谱可能是濮氏家族最后一套孤本,苏民提议将家谱捐存于溧水档案馆收藏。

2002年1月,苏民和濮存昕一起来到溧水,将濮氏家谱捐赠给档案馆。就此,家谱有了好的归宿。

那一次,濮方勤第一次见到濮存昕。苏民将濮方勤介绍给濮存昕认识。二人同年,濮存昕年长几个月。但是按辈分,濮方勤叫他“老叔”。濮存昕为濮方勤题字留念:“方勤,吉祥如意。”

家谱的留存使得濮氏三十世承传有序。在濮氏族人中,辈分从名字就看得出。记者在溧水见到了濮方勤、濮存龙、濮思勇三人。他们正好是三代人,分别是濮氏27世、26世、25世裔孙。不过,辈分最长的濮思勇最为年轻,今年60岁。因为家族庞大,年龄和辈分不符,这在濮家根本不算新鲜事。“现在地溪村濮氏8代同村。最年长的是贤字辈,90岁。最小的31代,是承字辈,才四五岁。”濮方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