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2019-06-26 09:56:22 中华网娱乐

这个夏天,一部人口相传的好电影《绝杀慕尼黑》带我们领略了一股“不服输”的团队精神,也认识了一群为国家、兄弟、梦想奋勇拼搏的热血男儿。电影正在热映中,不仅超高上座率领跑同期,过硬的口碑也在各平台持续评分第一。如今票房即将突破七千万,逆袭之势依旧。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这部电影立足于美苏冷战背景,真实还原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那场极具争议的篮球决赛。苏联队在教练加兰任的带领下,打破了外界的质疑,终结了美国36年的不败神话,创造了历史奇迹。很多观众对苏联队从一团散沙到凝结成一股力量的转变印象深刻,然而,以下这些细节你都看懂了吗?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1.严厉的海关安检

球队重组后,在队员配合极不默契的情况下,依然拿到了欧洲冠军凯旋回国,却在机场受到“开箱验包”的待遇。这个看似诙谐的桥段,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当时苏联的社会环境。虽然政府严控外汇,严查走私,但依然不能阻挡苏联公民从国外大量购买稀缺商品,政府和民众的矛盾可见一斑。

2.打球比出租车司机赚的少

来自立陶宛的保罗斯卡斯常常抱怨,打球发的那点补贴金,还不如立陶宛的出租车司机赚的多。这不仅是一种讽刺,也侧面反应了当时相当一部分球员打球,是为了能够填补家用改善生活。

3.不算先进的医疗技术

作为队伍的头号种子,谢尔盖的膝盖有着不能言喻的伤痛。每场比赛过后,激烈运动带来的痛楚却只能靠敷冰块来缓解。可同一时期,美国早已经生产出了“一针见效”的止痛药物。同样的情况,高度近视的球员扎尔能够继续打球,靠的是教练加兰任为他从美国购买的隐形眼镜,但这副眼镜在苏联却是违禁品。这些细节也侧面反应了,美苏冷战背景下苏联体制内的各种弊端。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绝杀慕尼黑》稳居今年口碑最高分 细节之处更具深意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