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电视剧场 > 正文

《传家本事》第二季 寻找北京消失的兄弟礼数

保存图片 2017-07-06 11:43:14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由视袭影视制作出品的《传家本事》第二季,正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黄金时段热播。这部取景六个不同区域风土人情,注重呈现中国人文地域内在缤纷的传家精神的纪录片,今晚将正式开播第三集“北京:兄弟的礼数”。

生根发芽的北漂姑娘

刚满18岁的马欢欢是北京某养生馆的一名中医按摩实习理疗技师。看腻了老家风景的她,怀着纯朴的冒险精神来到北京,想“出来瞧瞧外面的天与地”。

在养生馆工作、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里,马欢欢既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聚在一起学习中医知识,又要学以致用地为客人疏通静脉穴位,并为按摩服务做准备工作和清理客房。每天的生活都很忙碌充实。但在异乡的最初,她也少不了抱怨。

因为刚到北京时,马欢欢曾担心找不到相处的朋友。性情偏内向的她曾在最初的人际交往中羞于启齿。但在和同事一起吃饭、工作日渐接触的交往中,马欢欢很快就相识了生活中新的朋友和闺蜜,工作中也受到他人的帮忙和照顾。最终,养生馆成为马欢欢这个异乡女生在北京生根和成长的地方,

在这个不分尊卑、不分男女,只为缓解城市压力的中医理疗所,马欢欢不仅掌握了赖以生存的手艺,还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挚友,她们彼此相互鼓励和依靠,为对方撑起了在异乡生活最宝贵的亲情。而她的故事,就像无数北漂者的微型样本,尽管北京不是他们出生的城市,但却为他们传递出不靠血缘连带就能相待如亲的礼仪之道。

愚公玉山的“发愿”老者

65岁的宗同昌老人以“愚公移山”的方式,将一所即将被拆迁的老四合院的一砖一瓦,从南二环的南横东街搬到北六环外的小汤山。这个过程,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10年前,年迈已高的袁鼎老先生站在北京二环的胡同中,他两只手拎着一块砖和一片瓦,身后背着一块字体硕大的标语——“保护宣南文化”。彼时,这位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的后人,位于南横街的古宅正面临将被拆覆的命运。这幅图景震撼了宗同昌,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袁鼎,把将被拆毁的“袁氏三礼”古宅,搬到小汤山按照原样复建。

10年间,宗同昌老人“赤膊上阵”,当工头带着工人去一点点地拆建袁鼎家的五间古房。从院落中的每一棵花草树木的重新培植,到古屋中的每一块砖瓦和每一根椽子用心修建,他以一己之力投入毕生积蓄,用一种蚂蚁搬山的笨拙方式,最终将袁复礼的古宅搬到了小汤山。

而对自己谨守诺言,10年不计回报的付出,宗同昌老人将它形容为是一种“发愿”的心情,它是佛教里的一个词语,要比理想和愿望更能表现人们对一件事的迫切之情。而这种“发愿”之情的背后,则是两位老人君子之交,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的兄弟之礼。

在《传家本事》第二季——第三集《兄弟的礼数》中,还有更多记录这座现代化城市复古式人际关系的故事。其中既有篮球队里越闹越铁的性情兄弟,也有相声场中捧逗无间的默契搭档,这些普通人物的故事被汇总在《传家本事》中,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事例和感悟,印证了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情魅力,道出了人们眷爱北京真正的秘密。

关键词:传家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