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着一个“从网易云音乐到真实世界的故事”,Galen Crew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属于比较小众的歌手,但他发行的单曲《Sleepyhead》在网易云音乐上却有着数万多条评论,最终Galen开始了在中国的巡演,场场爆满。
2、打破音乐分享的藩篱
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分享多半是口碑相传,抑或是分享到社交网络平台上。可终究还是用户的主动分享,尤其对小众音乐来讲,很多听众有一种“喜欢但不想让它大红大紫”的心态,传统的分享方式很难打破这种边界。
网易云音乐上的歌单和个性化推荐在本质上也属于分享的范畴,歌单是用户自发创建的,又被兴趣相投的“乐友”发现并收藏,其中不乏收听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歌单,根据相似人群的个性化推荐则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分享的过程。
不过,网易云音乐在分享方面为人所乐道的还是音乐社区的定位和评论机制。前者满足了用户分享好音乐的需要,让好的音乐分享给志同道合的人,和小众音乐爱好者的行为习惯相契合。很多小众音乐的听众有着属于自己的圈子,他们认可彼此的身份和价值观,享受着这个群体给他们的安全感。且这类人群在希望独立和渴望交流之中,大家努力的一边扩张小圈子,一边又想要将小圈子控制在能够达到独立的幻象之中。相比于大众化的社交渠道,网易云音乐的垂直社交正中下怀。
但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也必然会被标签化,我们在听歌的时候,在线音乐的后台数据正在不停地给我们贴标签,所谓的小众只存在于数据算法之中。这种标签对于小众音乐的推广是一件好事,相比于针对个人的推广,面向标签化的群体,无论是精准度还是成本都要更有优势。如何根据这一特点,将小众音乐推荐到更多人的耳朵里,网易云音乐选择了评论机制。
印度尼西亚语的歌曲《Bila》在网易云音乐有着2.5万条评论,评论点赞最多的高达4.6万
对,是评论而不是评分。按照评分的规则,用户对自己喜欢的或不喜欢的音乐进行评分,进而在评分的差异上找出相似的用户群。但有评分就有刷分,会导致用户群体的不理性行为,甚至大面积造成用户的流失。此外,让用户为听了几分钟的歌曲进行打分,一则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二是对音乐本身也是一种伤害,音乐没有优劣,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机制已经见到成效,目前累计产生了4亿条评论,用户日均产生乐评数64万条,超过50%的用户养成了边听歌边评论的习惯。相比于数字化的评分,这种评论寄托了用户更多的情感因素,比如优秀的评论会被点赞置顶。而且乐评本身就是一种分享,是用户对作品表达喜爱的方式,即便是一些比较冷门的音乐,依旧获得了数万的评论。
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寻找爆款,电商如此,IP如此,就连音乐也在如此。但把流行音乐分发给更多的人,这是一种能力,为小众音乐或冷门歌曲带来更多的粉丝,这才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