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舞台剧《繁花》完美收官 跨界书写上海“世情”

2018-02-02 10:28:14  北京时间    参与评论()人

家住在陕西南路的张女士在看完演出后十分感慨:“我家就住在皋兰路,以前叫高乃依路。我和我姐小时候就经常去拉德公寓附近玩。这些熟悉的场景在舞台上演出来,还真的挺有趣的。”相对于中老年观众对历史的感悟,青年观众觉得全本沪语表达很新鲜。白领赵小姐说:“其实作为80后这一代上海人,我一直被长辈说上海话不标准,听演员用上海话说上海这几十年的故事,听起来有种莫名的感动。”

提纯沪语寻根上海两个月弄堂体验

《繁花》首轮演出主打青春牌,邀集了一批80、90后的上海本土青年演员金珈、章涛、杜光祎、王文娜、王家珧等人分别担纲阿宝、沪生、小毛、姝华、银凤等主要角色。为了寻找合适的会说上海话的青年演员,剧组几乎翻遍了每一位上海籍演员的档案。最终定下来的人选,呈现出新上海的“老派味道”。根植在年轻演员身上的上海基因,使上海味道一经调教,就更原汁原味了。

石门路拉德公寓、大自鸣钟西康路、苏州河南岸叶家宅、皋兰路、茂名路南昌公寓、24路电车、国泰电影院,该剧涉及多处上海地标建筑。被精益求精的剧组拉去生活体验。主创们进行了一场长达两个月的“寻根之旅”。他们去一一拜访了原著中的大自鸣钟地区、思南路地区,一个个弄堂去找,敲门去问,亲眼看一看那些居民的生活状况、居家摆设,听阿姨爷叔们讲讲他们的岁月往事。然后把自己找到的、认为是“上海”的东西拿给剧组其他人看,饰演小毛的青年演员杜光祎觉得在跟随剧组探访后,原本习以为常的一些地区和建筑,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繁花》的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年轻的创作者对历史生活的真实感知,是站在今天看过去的一个过程。在寻找的过程中去摸索一个更准确的味道。”

整本用沪语演出的文艺作品多见于沪剧和滑稽戏,这两种艺术样式在观众心中呈现的沪语风格都是较为欢快市井,在题材和艺术特色上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用沪语讲述上海故事,用舞台剧的方式去演绎,究竟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风貌呢?本剧艺术总监张翔在描述沪语表达时评述:“上海话是流动和变化中的语言,上海的海派体现在海纳百川,这种方言的特色也正是交融和包容。从语言本身和场景入手,我们做了一些提纯,把它从日常生活往优雅和疏离感提纯,我们把它定义为优雅的市井气。”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