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爱情公寓》的“试错”能打破中国粉丝电影天花板吗?

2018-08-13 11:21:40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8月10日,电影版《爱情公寓》新鲜出炉,票房和争议都像暑期天气一样热。一方面,是票房预售破1.5亿,想看人数破百万,首日票房超过3亿,超出同日电影《巨齿鲨》与《一出好戏》票房总和。另一方面,电影口碑两极化,豆瓣评分2.6,呈现出热度和评论的割裂。

《爱情公寓》的“试错”能打破中国粉丝电影天花板吗?

《爱情公寓》的“试错”能打破中国粉丝电影天花板吗?

作为国内青春情景喜剧的里程碑,《爱情公寓》是1990年前后出生的人共同的成长记忆,无论城市或者小镇,总有人能为“公寓”里那马卡龙粉的沙发会心一笑。这也是IP的魅力,它以场景、元素、故事,承载用户的情感。但这次电影版的上线,则选择类型融合、创新的方式,诠释全新的故事——这使《爱情公寓》脱离了单纯“粉丝电影”的范畴,也由此引发讨论,IP电影的创新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则?中国电影如何多样化创作,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何“爱情”不“公寓”?

开机十年,播出九年,历经4季,超过百亿的点击,《爱情公寓》IP早已在粉丝群体中形成固化印象,不变的公寓场景、不变的人设、不变的情感线,曾一贤爱胡一菲,吕子乔爱美嘉,悠悠爱关谷,张伟还是单身狗……粉丝希望看到这些不变的元素继续在电影版中传承,延续,以此感受由IP催生的情绪。这是IP系列电影的热度基础,同时也局限了IP的拓展空间。

虽说《爱情公寓》IP还处于年轻状态,甚至于作为90后青春标签之一,IP价值随着新一代粉丝的成长进入高峰。相对于剧集作品需要延续IP的情景风格、主线走向,在电影中,可以尝试更多的创新方式,为内容呈现找出新的空间。日本的知名动画,正片番剧与动画大电影之间就有明显的内容区隔,电影多以动画主角为标签,来关联IP,但内容情节上又走创新路线,如蜡笔小新和系列电影等,这能有效激活核心粉丝,以及给予大众粉丝更低的观影门槛。

关键词: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