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春季骤暖骤冷,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心血管患者需特别注意

春季骤暖骤冷,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心血管患者需特别注意
2025-03-13 16:44:10
隋棠谈孟耿如因黄子佼而被抵制:可以理解她的心情09:03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依旧寒冷,昼夜温差明显。多地可能遭遇“倒春寒”,这种天气变化容易让血管承受压力,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表明,3月至5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

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寒冷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指出,春季气温波动可能会激活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痉挛和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绞痛、急性心梗及脑卒中的风险。此外,春季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旦患病,可发生炎症反应,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临床观察显示,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者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更需重视“春捂”。

“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春捂”并非盲目多穿衣物,而是在季节变换时不要骤然减衣,根据气温逐步调整,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调节自身的温度调节机制。过早脱掉冬天衣服可能导致身体受凉,影响抵抗力。春捂要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下肢循环障碍患者需穿着厚袜或护膝;头部散热占全身30%,佩戴薄帽可减少热量流失;腹部保暖有助维持内脏血流稳定,保护胃、脾、肠;颈部受凉易诱发颈动脉痉挛。

“春捂”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早春最实用的穿衣法是“洋葱式”层叠穿搭:内层选择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或保暖内衣;中层穿毛衣、卫衣等衣物;外层选择一件轻薄的夹克或者风衣或马甲。这样搭配既能抵挡早春凉风,又方便根据温度随时增减。另外,还可以遵循“三层穿衣法则”,即内层排汗、中层保暖、外层防风。以下不同温度下的穿衣建议可供参考: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