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1/5受访学生接触过色情暴力信息,逾1/10受访学生遭受过网络欺凌,网络小说成为重灾区。
● 主流手机游戏都已上线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但游戏周边App却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
● 约四成的受访家长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 父母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孩子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比例越低。
“‘00后’用QQ不用微信”“‘00后’每天都在刷短视频”“‘00后’只看二次元”……
这是否也是你对“00后”的印象?你真的知道“00后”在用手机做什么吗?他们在使用手机时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什么可以明显减少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
7月31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未成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有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有12.47%的受访学生曾遭受过网络欺凌;46.18%的受访学生曾经在手机应用上花过钱……
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代未成年人,手机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手机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咨询和娱乐渠道;另一方面,手机上的不良信息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利用手机?多位专家观点不谋而合:家长科学的引导管理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影响显著。
1/5受访学生接触过色情暴力信息
近年来,未成年人沉迷手机,在网络上遭遇暴力色情等报道频见报端,为弄清这些个例问题是否代表未成年人全貌,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开启了为期四个月的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网络问卷调查,样本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研究员赴河南、山东、福建、广东、北京五省市进行田野调查与个案收集。
报告结果中最受关注的,首先是互联网带给孩子的风险和危害:有21.25%的受访学生表示曾在使用手机时遇到过色情或暴力信息。这其中,网络小说成为重灾区。
“孩子犯错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我们该怎么办?”接连不断有少年因为父母管教而自杀的新闻出现,家长们也慌了神。 孩子犯错可以惩罚吗? 答案是肯定的。 当孩子出现不当言行的时候,惩罚是可取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 刘德风 最近美国的“反性侵运动”从好莱坞开始后,逐渐席卷了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女性站出来、说出来、指出来,我们也才发现,原来这么多性侵事件就发生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