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中的戏曲是什么?
电影《八佰》中,至少有三个角色将情感表达诉诸传统戏曲。一个是小湖北,他多次幻想自己的哥哥端午是骑在白马上赵子龙式的人物(如右图)。另一个是李晨扮演的山东兵,爱好唱皮影戏,当欧豪扮演的端午把捡到的皮影修好还给他时,两人还聊起赵子龙和“光复汉室”等三国演义话本。再就是团长谢晋元,他背后河对岸租界里的戏台上,起初一直唱《走麦城》,四行仓库鏖战后换成了《长坂坡》。上述片段构成影片中一条看似不起眼的重要线索。
那么,这条线索有何作用?《走麦城》《长坂坡》等传统戏曲,在元末明初日渐兴盛,是中国式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这种通俗文化伴随中国社会近现代化,到清末民初在全国范围达到比较高的普及程度。在抗战初期,文化现代化远没有实现时,调动小湖北、端午、山东兵这些普通中国人国家认同感的,依然是戏曲这些传统文化资源。
因此,小湖北等人口中的“光复汉室”,是其对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心理反应。影片也是通过这些来表达“中华民族不能亡”的同仇敌忾。所以,片中传统戏曲看似“下里巴人”,其实连接着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
市民社会的通俗文化在二战前后,逐渐演变成大众文化意义上的通俗流行文化,开始与现代传播媒介紧密结合,例如电影和电视等。二战结束后,这种通俗流行文化更加商业化。好莱坞也正是在二战后,从通俗流行文化领域开始向外滋蔓,进而掌握世界范围通俗流行文化的话语权。
当前全球范围的新一轮通俗流行文化浪潮,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短视频和游戏推动,通俗流行文化的中国经验,也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世界各国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从《八佰》中的传统戏曲,到今天的直播、短视频和游戏等,其背后是通俗流行文化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关乎一国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软实力。
管虎的《八佰》在传递什么?
说起来《八佰》并不是管虎第一次执导战争题材,早在2009年管虎便执导了抗战史诗电视剧《沂蒙》,这部剧不仅在播出后获奖无数,更是将“沂蒙精神“彰显的淋漓尽致。时隔多年,再度执导战争历史题材的管虎,将他导演风格的精气神,全线奉献给了《八佰》。这部千呼万唤中终于将要正式上映的《八佰》,到底藏着哪些你不得不看的理由呢?
从上周点映至今,有观众称《八佰》是中国战争题材的里程碑,也有行业内的工作人员称它救市了中国电影,这么大的帽子扣下来,《八佰》担得起吗?没有看片就没有发言权,作为掏腰包看了点映的第一批观众,负责任的说,它担得起!
熟悉管虎的观众可能知道,管虎的电影没有模板式的选材风格,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奇想“。在电影《八佰》里,戏曲的融入是点睛之笔,颇有四两拨千斤的震撼。这个戏曲是开启观众代入感的钥匙,也是让观众剥离沉浸感的桥梁,它的融入非常的微妙,给与了这段历史戏说的空间。
从视听效果上,《八佰》是一次国产战争题材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那种通过大银幕传递出的炽烈民族情感令观众动容落泪,历史的悲壮也通过影像化的处理让观众更懂得感激现在。《八佰》出现的价值,无论是对复工初期的电影院,还是对国产类型片的发展,都是一剂积极振奋的强心针,它是一部里程碑作品。
顺着历史文献,我们回顾83年前的这场激战。时至淞沪会战尾声,上海英租界歌舞升平,对岸的四行仓库内,数百名中国官兵孤军奋战四个昼夜,守护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这些关键信息都被刻画进了《八佰》中。战争场景的逼真和隔岸两世界的对比也极致真实。或许《八佰》中的军民不再是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的神勇猛将,但却展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和质朴的民族情感。
山河血筑,时代流转几十年后,观众从只能依靠历史文献了解英雄壮士的热血爱国,到如今通过更具共鸣的,更大众化的影视作品感受那段史诗,从更具传递效果的文艺作品中感怀爱国精神和民族团结,这是《八佰》作为文艺作品的担当,也是作为现代观众的幸运,我们需要铭记的,是悲壮的历史下,民族精气神的传承。
电影《八佰》四行仓库最后真相是什么?这部电影的点映过亿,豆瓣评分8分左右,到底会讲述怎样的一个故事?首先要提到几个词条:淞沪会战、八百勇士、四行仓库。
历史上真实的《八佰》是什么样的?电影《八佰》根据真实战争改编而来的故事,不是虚构出来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有更强的历史厚重感,也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