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炮在朝鲜战场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多次重创美韩联军。
喀秋莎火炮被誉为“苏联的管风琴”,因为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个K的俄文字母,所以被苏军士兵亲切地称为“喀秋莎”。
喀秋莎火炮造价相对低廉,生产效率高,而且杀伤力大,覆盖面广。在苏德之战的首次亮相,就成为德军的梦魇。不过苏德之战后,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后,又被我志愿军广泛使用。
喀秋莎火炮尽管在精度上没有达到极致,但是一次万发齐射,可能对方营地就是一片焦土了。而且喀秋莎火炮可以连发,常规火炮两次发射间隔至少6秒,这个时间对方训练有素的士兵已经隐蔽好,所以第二轮杀伤力有限。但喀秋莎火炮在7到10秒内可以连发16次,对方会完全被打懵。
《金刚川》现在的桥在哪里历史上,工兵连并不是靠人桥送志愿者过桥的,因为那时候山洪暴发,阴雨连绵,人根本无法过河。但从电影的创作角度来看,安排这样的剧情的确非常打动人。
《金刚川》电影讲的什么电影《金刚川》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将会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