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金刚川》和《八佰》的区别是什么 希望与绝望的不同?

《金刚川》和《八佰》的区别是什么 希望与绝望的不同?
2020-10-27 11:04:02
仝卓回应被工作室讨债:泰国是您邀请我们全家去的09:04

《金刚川》和《八佰》的区别是什么

《金刚川》的剧本选取的故事偏冷门。大部分人提到抗美援朝时脑海中闪过的会是什么?上甘岭英雄阵地,长津湖的天寒地冻,三所里的千里奔袭,或者是让美国王牌飞行员们都胆寒的“米格走廊”?这些都没有出现在《金刚川》里,该片的选题聚焦在了一场大多数观众可能会觉得相对陌生的战役,1953年停战签字前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

剧本没有聚焦这场战役的主战场,而是放在了一座我军大部队必须越过的其中一条桥上。炸桥和建桥是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军较量的一个主要课题:在电影中,这座桥先后被榴弹炮,航弹,空投延时炸弹以及凝固汽油弹先后摧毁多次,但是我军就是能够一次次奇迹般的修复它,使得大部队全数过江抵达主战场并最终赢得这场最后的战役。

不知是不是巧合,管虎在《八佰》中最后也是想通过“过桥”来表现四行仓库将士的勇敢和悲壮,这次拍抗美援朝又是过桥。

为了守住这座桥,保证大部队渡江,电影中和美军较量的主角就是地面的高炮部队,吴京和张译扮演的两名战士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吴京饰演一名有烟瘾的老兵,有个专用的烟盒用来装烟丝,但是这个烟盒是“联合国军”的军用罐头改造的,可见这名角色久经沙场。

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本片有一个桥段选择了美军视角的叙事,这点说实话在国产片中很少见。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这名美军飞行员的形象刻画上没有夸张和刻意的丑化,台词设计不突兀,从他的观念和性格来看,如果生在今天的美国,这名美军飞行员大概率应该是属于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他的形象是典型的牛仔性格,有美国人尚武的立国精神的体现,从机身涂装来看可能还是个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炮。美军的叙事中夹杂着白人至上主义者对中国的轻蔑,也有对中国创造的奇迹的诧异,以及对拥有各种优势的自己依旧打不赢中国人的沮丧和困惑,这是非常立体也非常合理的塑造。历史上,中国也是通过这一战让自己在西方人眼中“东亚病夫”的形象完全打破。

这款叫做F4U海盗的美军舰载机就是片中反派的座驾

这名把我军两座高炮阵地都犁了一遍的美军老牌飞行员可以说是片中唯一的反派,他象征高傲自负但同时强大自信的美军,也是美国主张对中国强硬,仇视中国的力量的缩影,他的成功塑造,也为片中志愿军战士最后拖着半残的身子,在弥留之际一炮把他打爆的那一幕增加了宣泄的快感。

外国视角的叙事在《八佰》中也有呈现,但是呈现出来的样貌太悬浮,也让人看不清导演对这个视角到底是什么立场,因此会造成观众各有各的理解和争议,相比之下《金刚川》做得有进步。

最重要的是,美军和志愿军基层官兵对战争的心态有个本质区别,那就是美军想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虽然有出色的武器装备也有强悍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依旧有强烈的厌战情绪,这和明确为何而战,斗志昂扬,视死如归的志愿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电影的主题是牺牲,它的英文名就是the Sacrifice (牺牲),因此电影希望向观众传递的信号就是:我们当年志愿军没有武器装备优势,也没有经济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是怎么把拥有原子弹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打回三八线去的?就是靠千千万万先烈前赴后继,用落后的武器和困难的后勤补给通过自己精湛的战术素养发挥到最大威力,还有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一切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胜利为重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回体现“牺牲”这个主题的不是我们熟悉的真实存在过的先烈,但是在电影中角色的身上,特别是张译和吴京饰演的两位高炮手,他们的牺牲集合了主动牺牲自己掩护大部队的黄继光,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双腿被炸断后依然顽强作战的孙占元。

导演管虎本人一直在舆论场上有不少争议,这点从《八佰》公映前就开始了,虽然票房成绩很好,也给不少观众带来了些朴素的感动,电影制作工艺的精湛也值得肯定,但也在叙事方式和剧情上引来不少批评和诟病。

但是《金刚川》和《八佰》不一样在于,这部电影有三个导演,另外两位是郭帆和路阳,一个是拍了《流浪地球》,一个代表作是《绣春刀》系列,还有吴京和张译参与主演,因此我不想把评论聚焦在电影以外的元素上去解读某个人的言行,或者去揣测他的立场和动机,看完我想说,管虎本人的争议,无法解构“抗美援朝”这一历史蕴含的巨大能量,从效果看,也没有对这部献礼片构成重大影响。

但这部电影确实有一些问题有必要明确指出来,毕竟这是新时代一系列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的第一炮,指出他的问题是为了让后面的其他作品能呈现得更好。

一是志愿军的牺牲和壮烈表现有余,但英勇杀敌的形象不足;二,抗美援朝是我们在别人家的土地上打的仗,志愿军的作战始终都伴随着朝鲜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但是在这部片中没有看到代表朝鲜的角色,只有两个朝鲜妇女的背影。

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关系被体现为兄弟情,战友情和师徒情,但是唯独缺乏了同志之间的感情,观众没有看到基层连队党组织的作用,志愿军中广大党团干部的关键角色。要知道1950年就能击败世界第一强国的志愿军和1945年还在被日军压制的国民党军都是同一代中国人,甚至一部分国军被解放军吸收改造后也成为了志愿军的组成部分,两者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没有代差,两者最核心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精神上到政治上有没有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这点《金刚川》完全没有体现。据说原始剧本中有战士火线入党的情节,但是上映版本里并没有看到。

希望与绝望的不同?

《八佰》那座桥前,是个人生死和不屈意志,而《金刚川》前方,是通往和平的路和背后的无数同胞。有国才有家,绝非一句空话,《金刚川》全片也向我们传递一个讯息:每一个战士舍生取义不畏生死的精神力量,便是身后的家国天下。

镜头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苍松翠柏,美丽的景致令人有些陶醉,仿佛在看一部拍摄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的美丽景致,只会想到又是一个可以去打卡的旅行佳地。而在战争年代,再美丽的景色,都会被无情掩饰,生死转瞬间,有谁会欣赏美景,美景之下只有无处不在的危险,是随时隐藏的杀机。对比下的残酷,令人动容。

电影中所展现的都是一个个小人物,最大的官职是连长,把他们投放于千军万马之中似乎都微不足道,然而如果将每一个人放大,看到个人在这场战争中所经历的,我们便会知道哪里有渺小,哪里有微不足道?所有的人都是英雄,哪怕他们正值少年,正如电影中的一句旁白:“那时候我们都十七八岁,没有一个人怕死。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