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的由来及起源是什么
胡同的历史和现在的北京城一样久远,现在的北京旧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修建的,元大都城共有十一座城门,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民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小巷,这些小巷就被称为胡同,当时规定大街宽二十四步(约37.2米),小街宽十二步(约18.6米),胡同宽六步(约9.3米),胡同、小街和大街构成了完整的的元大都城市街道体系。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沿袭了元大都的格局,内城包括砖塔胡同在内的许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遗存。但自明开始,对城市建筑的规范越来越宽松,出现了许多斜街和不规则的街道,明英宗时期开始修建的外城斜街和曲折不标准的胡同就更多了。
历史上的北京以胡同众多而著称,民间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的说法。元代《桥津志》记载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条火巷,二十九条胡同”;明代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载,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一千一百七十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约有四百五十九条;清代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一书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显示,清朝时北京有街巷胡同二千零七十六条,其中直接称为胡同的九百七十八条;1944年日本人多田贞一在《北京地名志》记载,当时北京共有三千二百条胡同;1949年的统计显示北京城区有名字的街巷6074条,其中胡同1330条,街274条,巷111条,道85条,里71条,而习惯上,人们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统称为胡同。
胡同现已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就在这胡同的角落里,在这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里,在居民之间的邻里之情里。外人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得到最深的体会。
接吻的历史始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古人们在膜拜众神时都要亲吻他们。古罗马时期国际接吻日,不仅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接吻,还要与商人和路人接吻,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