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冬至小习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里的习俗

冬至小习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里的习俗
2020-12-21 10:08:54
一场有味儿的表演!薛之谦演唱会上脱鞋闻袜子11:11

冬至小习俗有哪些

1、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甚古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2、冬至做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3、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后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

4、拜师

实际上,冬至是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古代冬至这一天是开学日,不少地方都要举行“释菜先师”的祭孔仪式。拜的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圣人,礼仪是“释菜礼”,就是以蔬菜素食为祭物,用芹菜、枣、栗、菜羹等礼敬孔子。之所以选择此物,源于当年孔子困于陈蔡间,七天没有进食,以弹琴抗击饥饿。他的弟子颜回释菜于户外,以示对老师的敬重和不离之意。

冬至祭孔的同时,也要举办衣冠拜师,师生同宴、热闹非凡。不少县志都有相似的记载:“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冬至“隆师”的习俗,对传承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也很有意义。当然,冬至日又是一年教书先生定聘约和解雇的日子,自然也是有人欢乐有人忧了。

5、祭天

冬至祭天尽管是古代帝王的专利,但在表达天人合一、敬畏天地、护佑家国上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老百姓效仿帝王祭天,形成了冬至祭祖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一直保持着冬至祭祖的习俗,在铜川耀州一带,称“冬至”为“交九”。黄昏时分,老百姓在城郊村外烧纸钱,为死者添补冬衣,表达对另一个世界里亲人的温暖关怀。在我国台湾,冬至有做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习俗,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的动物,分层蒸制,以九层规格,在冬至表达不忘祖宗的初心。在华夏民族的节日谱系中,皇帝祭天成为节日一项重要仪式的,大概只有冬至了。在家国一体的国家体制下,冬至也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气与节日。

6、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中国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经已到来。

冬至吃酒糟是哪里的习俗

既然是重大节日,一家人团团圆圆,做什么?吃,吃,吃,不热热闹闹地吃,自然辜负了这一年中白昼最短的节气。

我们来看看我国南北地区,冬至都有哪些食俗?

南方冬至食俗:

1.吃糍粑

长江中下游一带,冬至会用蒸熟的糯米捣糍粑,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四川很多地区中秋到春节,走亲访友也习惯送糍粑。南方人吃糍粑喜欢加上炒熟磨细的黄豆面,类似北方驴打滚。

2.吃甜丸、汤圆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冬至日,家庭主妇纷纷用糯米粉和水揉粉团,再搓成大大小小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豆沙、瓜糖、五仁、橘红等作馅料。“故意搓得大小不一,取“公孙丸”的好兆头。潮汕地区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与甜丸类似,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3.吃烧腊

南方人通常立冬以后开始腌制腊肉,然后选晴好天气,将一块块用盐与香料腌制好的腊肉挂在阳光下烤晒,经阳光曝晒,腊肉滋滋流油,肉质呈金黄色,散发出独特的咸香味。两广人冬至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再加上姜饭,寓意加菜添岁。

4.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或者是泡“八宝酒”,八宝酒,顾名思义,就是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橄榄等泡的酒,冬至家宴,盛上满杯,其乐融融。

5.吃九层糕

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冬至大过年,唔返无祖宗”,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祖之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北方冬至食俗

1.吃水饺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北方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古人认为,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估计是饺子与耳朵形似吧。

2.吃羊肉

冬至始,民间便开始从这天“数九”。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中医上讲究“四季五补”,其中冬季“滋补”尤为重要。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历来被视为温补佳品。我国老百姓,大都把羊肉视为冬季进补御寒的重要食物之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在此时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甘肃兰州羊肉汤、羊肉米线,宁夏银川“头脑”——粉汤和羊肉汤饺子,都是羊肉的不同吃法。南方的四川,冬至也吃羊肉。四川羊肉分为红白味两个流派。红味烫皮羊肉以川南羊肉为代表,类似火锅;白味羊肉以简阳羊肉汤为代表,汤色白浓,味道鲜香。

3.吃狗肉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民间形成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唉,狗是人类的朋友,您怎么能够吃朋友的肉呢?坚决抗议吃狗肉!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