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25日,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北距汶川90余公里),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6.1公里。城中心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内,陡然笔直下滑500-600米,这座建制于唐朝、历时已有千年的边陲小镇,随后静静躺在震后形成的堰塞湖中。
这次地震死亡人数估计超过20000人(含10月部分堰塞湖决口、岷江洪水死亡人数),其中直接死于地震者超过9000人。当时的成都《新新新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一月二十九号第七版,刊登了西部科学院地质科主任常隆庆先生等人对震灾及水灾的调查情况,后来还编写出《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一书,这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对大地震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中国地震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今天,如果从成都出发自驾去九寨沟,沿着213国道过茂县不久,就会看到长达12公里的叠溪海子(即地震后岷江主干道淤塞形成的高原湖泊)。徜徉在被誉为“中国最美地震遗迹”的湖光山色之间,想到如今这片水平如镜、风景如画的湖泊,曾经吞没了上万条鲜活的生命,让人在唏嘘和遗憾之间,不由得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据说,时至今日,许多世代生活在此的当地居民,仍然拒绝饮用此湖水。
6月1日,四川成都,据@中国地震台网 正式测定:06月01日17时00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7度,东经102.94度)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