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黄婉秋版《刘三姐》为何经典 刘三姐黄婉秋有多大了老公是谁

黄婉秋版《刘三姐》为何经典 刘三姐黄婉秋有多大了老公是谁
2023-02-22 11:17:53
优酷回应开VIP还要开SVIP:公司经营策略10:06

黄婉秋版《刘三姐》为何经典

人美、歌美、景美,经典电影《刘三姐》,为何被称为"三美"佳作?

什么水面打跟斗诶,嘿了了罗?什么水面起高楼诶?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鸭子水面打跟斗诶,嘿了了罗!大船水面起高楼诶!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每当听到这首悠扬婉转、旋律美妙的歌声,人们一定会想起电影《刘三姐》。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故事片《刘三姐》,影片讲述了广西歌仙刘三姐与地主斗歌的故事。作为建国后首部音乐风光故事片,《刘三姐》在全国公映后,引起轰动,被称为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电影。影片中诙谐生动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几代中国人心中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电影《刘三姐》不仅征服了国内观众,在港、澳及东南亚世界华人圈内也引起了震动,并被誉为"山歌片王",在新加坡《刘三姐》曾经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纪录,马来西亚还将这部影片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那么,这部经典影片的台前幕后,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故事呢?

1959年秋,正值新中国十年大庆,全国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热潮,素有歌海之称的广西省也不例外,各城各乡的文艺演出热火朝天。在这片红火的热潮中,出现了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的山歌剧《歌仙刘三姐》。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当时著名词作家和编剧乔羽听到了。他当即决定以此为基础,创作舞台剧《刘三姐》。

乔羽青年时代

正当乔羽与广西柳州方面就舞台剧进行商洽时,长春电影制片厂领导也关注到了《刘三姐》,并对导演苏里说,"我们想将刘三姐搬上银幕,你愿不愿意到广西和乔羽一起做刘三姐剧目?"

苏里,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原名夏传尧。先后执导了《平原游击队》、《哥哥和妹妹》、《青春的脚步》、《红孩子》等影片,广受好评。1959年,苏里正在执导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时无法前往广西,便写信给乔羽想听听他的意见。很快,苏里便收到了乔羽的回信,乔羽在信中开门见山地说:"将刘三姐搬上银幕,这件事简直太值得了!"

苏里在拍完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后,立即赶赴柳州和乔羽汇合。进行细致的调研研究后,两人一致认为如果按原戏拍的话,气魄不大,而且唱词也很一般。要用对歌形式将《刘三姐》拍成电影的话,必须得花大力气,动大手术才行。为了赶上国庆献礼,苏里和乔羽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在柳州的宾馆里着手撰写剧本。乔羽修改文稿,苏里完成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两人仅用12天时间就拿出了全新的电影拍摄剧本。

作为一部音乐故事片,片中的音乐如何是个关键。剧本完成时,乔羽凭借其扎实、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已经为《刘三姐》创作了数百句富有诗情画意的歌词,既讲究韵律又朗朗上口,那么请谁来谱曲呢?苏里和乔羽一致想到了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决定邀请他来担纲《刘三姐》的音乐创作。

雷振邦,1916年出生于北京,曾在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科学习,回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工作,《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马兰花开》、《花好月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雷振邦拿着乔羽和苏里合作的剧本走遍了广西的山山水水,广泛搜集当地各族民歌曲调,创作出一首首与歌词,与人物身份、情感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后来电影《刘三姐》一炮走红,雷振邦可谓立了大功。

剧本及音乐完成后,那现在当务之急就是选演员了。该选个怎样水灵的女孩,才能演出刘三姐那俏丽可人、勇敢机智的形象呢?最终,刘三姐这一经典形象的塑造者黄婉秋。

刘三姐黄婉秋有多大了老公是谁

何有才透露,黄婉秋今年81岁,过去身体一直很好,这次突然病重,与爱子英年早逝有很大关系。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