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内涝自救避险指南,暴雨内涝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自救?
城市内涝指短时间内强降雨或者连续性降雨超过城市的排水能力,出现道路积水等灾害现象,经常会发生在城市的低洼地带。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
遇到危险怎么求救?
电话求救、网络求救、警报求救、呼叫求救、敲击求救等
易涝点标志在哪里?
城市的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方都是容易出现内涝的区域。在有暴雨预警的时候,要快速识别易涝点,不要在易涝点停留。
暴雨内涝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自救
暴雨内涝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水圈异常导致短期内降水量过多,城市下水道过水有限导致降水量大于出水量,以及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在低洼地或滞洪区。
首先,水圈异常是导致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多的直接原因,这种异常使得地面水位迅速上涨,如果降雨强度大且范围集中,更容易形成积水。
其次,城市下水道系统的排水能力有限,当降水量超过城市的排水能力时,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大面积留存,这也是形成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如果选择在低洼地或是滞洪区进行建设,那么在这些地区降雨积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地势较低的地区更容易积水,而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铺装道路和混凝土建筑覆盖面积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雨水的下渗量和截留量,使得积水问题更加严重。
户外活动时如何自救?
如果预报大雨,尽量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如需外出,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如果已发生洪涝积水,要及时转移至高处躲避。因不熟悉积水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在室外,要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以及广告牌和大树,以防意外发生。发现高压线塔或电线杆倾倒,若遇到断裂的电线搭在地上的积水中,要迅速远避。
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有金属杆的雨伞和其他物品,也不要拨打和接听手机。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即双脚并拢,双臂抱头,头部下俯,身体向前屈。
如果不慎落水,不要惊慌,一定要沉着冷静,一定不要举手和乱挣扎,要屏住呼吸,放松肢体,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尽量保持向上仰卧的姿势,这样口和鼻可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步行时下雨时,大家要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建议乘坐公交车,并注意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要注意观察,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井盖被雨水冲走,坠井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要尽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以防因为暴雨导致漏电之后触电;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遇到大暴雨时,最好找遮蔽处避雨,在城市高楼房内最安全,应及时撤离到楼内,且尽量往高楼层上避险。如附近无高楼,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地下通道等地势较低的地方。
开车出门的市民,最好把汽车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尽量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尽量不要在车里避雨,确保人身安全。
要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如果不熟悉路况,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
首先要观察水的深度,漫过车轴就不要行驶了,再是观察其他同类型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再决定是否继续行驶。
涉水时要打开大灯和双闪灯,在进入漫水区前,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车辆熄火。车辆也最好沿着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以免水中遇到障碍。
深水行车要稳住油门,低挡低速匀速过水,一气通过,中途尽量不要停车、不要换挡、也不要急转弯。
车辆受困时要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如果车在深水中熄火,不要再启动以防止发动机进水;当汽车外积水进一步加深时,要及时逃生。
平时,车内要准备能随时砸破车窗自救的物品:如锤子、大号铁钳子、锁车用的钢锁等。当车辆落水打不开车门时,需要使用救生锤敲击车侧窗的四个角落,击碎玻璃后逃生。
过立交桥时,雨天要关注交通信息和其他提示,在立交桥发生积涝事件时,应及时寻找绕行的路线,切勿在大雨天盲目穿行地势较低并有积水的立交桥。
已进入立交桥的汽车,可按交通提示,应做到:一是分道行驶,择路而行;二是舍主求辅,走地势较高的辅路慢速行驶。
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在立交桥处应远离深水,远离车辆,不要穿行于汽车之间,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慢行。
居民屋
如果你住在城市低洼的居民住宅,在收到暴雨预警后,需要提前因地制宜地采取围挡措施。可以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砌土坎、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
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一旦室外积水漫入屋内,需要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把容易浸泡损坏的物品放至高处,尽量采取各种措施排水。
低洼地区及危旧房
城市危旧房是防范内涝灾害的重要关注点。身处危旧平房的居民,下雨不要在屋内停留,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
社区等基层组织也会第一时间组织危旧平房内的居民进行安全转移,居民要听组织部门的安排,要求撤离的话要立即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避险场所最好选择就近的高地、楼顶,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在郊区,如果找不到较高的建筑物,也要尽量向高处移动。
在危旧房的居民,平时要注意观察房屋的质量情况,出现漏雨、渗水情况要及时通知房管部门维修。目前,很多城市都开通了房屋热线,如有需要,请迅速拨打。
一旦发现暴雨洪水倒灌到地下商场时,不要惊慌,一定要沉着冷静。洪水进入需要一个过程,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撤离,转移至地面地势较高的地方。积水较深时,可以利用一切能增加人体浮力的漂浮物进行自救,都能及时脱离险情。
暴雨天气9个安全提醒,暴雨天气注意事项有哪些?夏季为暴雨的多发季节。如果遇到暴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区会很容易出现交通瘫痪,从而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和市民生活。那么,面对暴雨我们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