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儿子往往承载着家族延续、赡养父母等诸多重任,而女儿似乎是贴心小棉袄,给家庭带来的多是温柔与呵护。然而,时过境迁,当下社会悄然发生的诸多变化,让一个新的观点浮现:用不了20年,有女儿的家庭或许比有儿子的更让人发愁,背后的现实因素发人深省。
实际上,有女儿的家庭在当下的社会中难免会面临一些“意外”的情况,虽然不会100%发生,但作为父母,还是要有所准备。
女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波”
“男女有别”是人类的生理区别,也是人类社会的群体属性。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两性会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分别产生不同的性别认同和性别意识,进而彼此区分。对于女性而言,他们的成长之路相比较来说会更加“荆棘密布”。
一、两性意识萌芽和成熟:防止走偏
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流派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与其性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著名的就是
弗洛伊德
的一套相关理论:简而言之,就是
个体会在对“性”的感知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
。青春期又是人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于女性而言,青春期来的更早,伴随月经初潮,标志性也更明显。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米德
在《
萨摩亚人的成年
》中也着重强调了当地女性的青春期及两性意识。在大多数有女儿的家庭中,作为父母,可能都会在女儿处于青春期的年纪更加担心:
担心她们早恋、担心她们学坏甚至是偷食禁果
。加之这个年纪的女性一般脸皮也比较薄,两代人之间沟通难免会更加隐晦。不少家中有女儿的家庭,父母都会在这个阶段投入大量的精力,以各种办法确保女儿的顺利成长。不可否认的是,
如果家庭教育尤其是性启蒙教育不到位,那么这个年纪的女儿确实有误入歧途的可能
。
这就使得有女儿的家长必须要谨慎,既不能过于干涉其成长,又要把控大方向。
一、婚恋市场压力
如今,婚恋市场的天平逐渐失衡。一方面,男女比例的失调使得适婚男性数量多于女性,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社会观念的转变让女性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男方的综合条件,不仅要求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良好的教育背景,还期望男方有体贴入微的性格与足够的上进心。这就意味着,有女儿的家庭在女儿成长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培养其优秀品质,从学业到才艺,无一不精心雕琢,只为让女儿在未来婚恋市场上拥有更多选择资本。而当女儿步入适婚年龄,父母还要操心男方家庭情况、两人相处模式等诸多问题,生怕女儿遇人不淑,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不容小觑。
二、职场性别困境
尽管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职场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女性在职业晋升道路上往往面临着“玻璃天花板”,同等能力下,男性获得晋升机会更多;怀孕、生育等生理阶段还可能遭遇职业中断,影响后续职业发展。有女儿的家庭深知这一困境,一方面期望女儿能追求事业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又担心女儿在职场拼搏中受伤受挫,陷入事业与家庭两难的境地。为了帮助女儿在未来职场站稳脚跟,家长们早早规划,从选择专业到积累实习经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只为给女儿多一些保障,这份焦虑从女儿青少年时期便开始萦绕心头。
三、社会治安隐忧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传播日益便捷,但社会治安问题也愈发复杂。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在面对一些危险情况时往往处于弱势。有女儿的家庭总是时刻紧绷着一根弦,从女儿小时候的上下学接送,到青春期后的外出社交,无不担心女儿的人身安全。新闻报道中的女性遇害事件,更是像一把把利刃,刺痛着父母的心,让他们在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如履薄冰,即便女儿成年,这份担忧也不会轻易消散。
四、养老观念转变
过去,养儿防老观念根深蒂固,但现在,年轻人的养老观念已发生巨大变化。女儿婚后,通常需要兼顾婆家与娘家两边的事务,精力有限。而且,现代小家庭模式逐渐兴起,很多子女婚后都倾向于独立生活,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陪伴父母的时间都在减少。有女儿的家庭担心女儿未来自顾不暇,无法给予父母足够的照料;即便女儿有心,也可能因现实阻碍难以成行,使得父母晚年的养老期望落空,这种对未来养老不确定性的担忧,早早便在家长心中埋下了种子。
电影《女儿的女儿》由侯孝贤担任监制,黄熙执导,汇聚了张艾嘉、林嘉欣、赵文瑄和刘奕儿等实力派演员倾情出演。这部影片成功入围了第3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吸引了不少影迷的关注
《工人家庭》是一部由爱奇艺推出的电视剧,作品深入探讨了工人阶层的生活面貌。本剧的剧本出自著名编剧高满堂之手,他先前的作品包括《闯关东》、《山海情》及《南来北往》,在业界享有盛誉
电视剧《重组家庭》定于10月9日启幕,此剧灵感来源于国产剧《以家人之名》,激发了观众对剧中角色阵容的好奇。接下来,将深入介绍几位核心人物,带领大家提前走近他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