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90后,从小就被父母教育少玩手机。然而现在回家一看,发现爸妈吃完饭后各自瘫在沙发两端刷手机,还都在看短剧。一问才知道,他们在付费网剧上已经花了不少钱,简直成了“网瘾中老年”。
他们的沉迷程度和当年自己熬夜追网文如出一辙。短剧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为什么中老年人会如此痴迷?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称自己的妈妈每天在微信上看剧情类短视频,一个月花费了6000多元。从消费记录来看,每次支付间隔约10到20分钟,金额在20到50元不等。这个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对于这一现象,网友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如果妈妈花的是自己的钱,就应该尊重她的爱好;也有人认为这是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消费陷阱,需要干预。还有人提到,因为短剧问题与家中长辈发生过矛盾,甚至影响到了健康。
以前长辈们喜欢在饭桌上唠嗑、打牌,而现在他们更倾向于刷抖音、斗地主、抢红包。互联网的中老年用户规模越来越大,根据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已达3.2亿,占全网用户的26.5%。他们的互联网使用时间也在增长,达到了每月127.2小时。
短剧被称为“精神芬太尼”,霸总、赘婿文化迅速下沉到中老年人群。2023年的数据显示,银发人群最偏好的APP都是短视频,尤其是剧情类。目前,短剧的核心付费人群是30到55岁的中老年人,其中银发族占大部分。
那么,短剧到底靠什么吸引着中老年人呢?各平台和制作公司开始量体裁衣,打造专属银发一族的内容。这些剧本通常以亲情为切入点,描述下一代的成长教育话题。例如,《闪婚五十年》这部短剧讲述了一位50岁的阿姨意外邂逅霸道总裁并结婚的故事,涉及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
这类短剧每集约3分钟,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平台还推出了多部类似作品,如《我是妈妈》、《三子敬母》等,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业内人士分析,中老年群体的特点包括生活周期相对较窄,主要交际圈围绕亲戚、邻里;认知相对局限,理解能力不高,非黑即白;特别是中老年女性的情感需求常被忽视。
不过,这种带有明显性别界线的内容输出可能会导致信息茧房效应,进一步加剧性别焦虑。此外,短剧市场也存在一些乱象,如观念低俗、擦边狗血、抄袭同质化等问题。今年4月,多个平台下架了违规微短剧。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了中老年短剧消费的一系列问题,如低价诱导续费、强制消费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下发新规,要求未经审核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自6月1日起按投资额分类分层审核。这意味着短剧野蛮生长的时期结束了,未来将在更加规范的监管下运行。
尽管短剧市场逐渐饱和,但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依然存在。资本还需继续探索,才能创造出真正受欢迎的作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如OpenAI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和快手可灵AI,短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登堂入室》是一部由何绍宏和程七月主演的伦理类短剧,由武汉同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该剧自播出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演员表包括何绍宏和程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