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称哪吒2无论最终多少都是票房神话。2月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23亿人民币,进入全球影视票房榜前8,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这部中国制作的动画电影不仅超越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作品,还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预售票被抢购一空,场次不断增加,打破了近年来华语电影在海外的排片纪录和周末票房纪录。
《哪吒2》的成功并非孤立现象。蒙牛瑞哺恩作为该片的合作伙伴,在实验室里也进行了一场“冲破西方封锁与垄断”的创新之旅。这种合作如同一只蝴蝶,正在扇动一场由东方引领的新风暴。
《哪吒2》上映前,光线传媒董事长曾预测票房目标为70亿,但行业内对其初始票房预测仅为40亿。然而,蒙牛瑞哺恩坚定选择支持《哪吒2》,并在上映前发布了一支备受好评的大爆番外,进行了全网预热。这份支持不仅源于国产品牌对国产IP的认同,更因为两者在初心上的共鸣。
《哪吒2》呈现了一个浪漫主义的中国动画故事,而蒙牛瑞哺恩则是一个注重科研和创新的奶粉品牌。两者之间的奇妙碰撞产生了幽默感。例如,在电影级质感的番外篇中,哪吒重塑肉身时被烫火锅导致体型缩小,最终通过蒙牛瑞哺恩奶粉恢复原状。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产品的特点,还传递了品牌的理念。
电影中的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过程体现了父母和社会对孩子的关爱,这与蒙牛瑞哺恩“以父母心为孩子做奶粉”的初心不谋而合。无论是通过动画书写中式浪漫幻想,还是让中国奶粉承担哺育下一代的使命,这条路都不容易。
长期以来,好莱坞主导着全球电影票房榜单,而海外巨头也在奶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直到2022年,蒙牛瑞哺恩联合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团队研发出“母源MLCT+新型OPO”的专利配方,打破了中国婴配粉脂肪基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问题。这一创新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并在多个方面证明了其有效性。
蒙牛瑞哺恩的研发历程充满艰辛。从2006年开始,蒙牛启动了母乳成分研究,并逐步构建了涵盖多个领域的“母乳科技树”。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这些成就不仅赢得了业内赞誉,也逐渐改变了消费者对中国奶粉品牌的看法。
在这场科技创新的长征中,中国品牌的故事或许不如电影中的情节那样惊心动魄,但其赤诚之心始终如一。无论是在动画、奶粉行业,还是电子、新能源汽车、AI等领域,中国都在不断突破垄断,展示自主创新的实力。未来,东方的力量将继续推动时代发展,没有天花板。
据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预测,《哪吒2》的最终全球票房大概率落在152亿至173亿元人民币之间。若海外发行策略取得成功,其票房表现可能会突破预测的上限。
2月13日19时左右,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电影,暂列全球票房榜第17名。多位娱乐圈的导演和艺人纷纷发文祝贺
2月5日,据网络平台数据,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超50.5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过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记录,成功跻身中国影史票房前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