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博主:《难哄》的糖衣下是恐怖故事 甜蜜包装下的结构性不公

博主:《难哄》的糖衣下是恐怖故事 甜蜜包装下的结构性不公
2025-03-13 12:51:30
唐艺昕辟谣和张若昀因为追尾认识:没那么的偶像剧09:04 唐艺昕辟谣和张若昀因为追尾认识:没那么的偶像剧09:04

难哄的糖衣下是恐怖故事。是我亲手抓住了你的阴影,从此以后,你的世界只剩光亮。总会出现这样一个人,让你觉得成年人也可以相信童话。

《难哄》在优酷站内热度迅速破万,成为2024年最快达到这一成绩的电视剧之一,与姐妹篇《偷偷藏不住》一样,是优酷少见的成功之作。这一年里,优酷多部剧集表现平平,最终还是依靠偶像剧撑起了热度。这说明资本和平台热衷于拍摄偶像剧的原因之一在于,除了悬疑剧和年代剧外,偶像剧更容易吸引观众,尤其是充满幻想的年轻男女。只要剧中主角颜值高、服饰精美、布景考究,就能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

偶像剧的剧情大同小异,主要围绕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展开。《难哄》被宣传为一部治愈系青春爱情剧,讲述落魄女主温以凡与高中同学桑延重逢后,从合租到相恋,上演了一段互相救赎的故事。特别是对于缺失父爱、受尽委屈的温以凡来说,桑延如同天神般守护着她,让她感受到安全感。

然而,这种设定也使得偶像剧难以获得高口碑。过于理想化的角色和情节无法与现实产生共鸣,甚至可能让有阅历的人感到不适。《难哄》表面上是一部甜宠剧,但其内核更像是对“漂亮穷女孩”生存困境的恐怖寓言。温以凡的挣扎揭示了女性在性别和阶级双重压迫下的结构性困境,而桑延的“救赎”更像是精心设计的幻觉。

从表面看,《难哄》遵循了甜宠剧的经典套路:温以凡因经济窘迫与桑延合租,两人从误会到心动,最终在桑延的帮助下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剧中频繁出现的浪漫桥段和桑延的完美男友人设强化了“爱情拯救人生”的叙事逻辑。然而,这种设定结合现实却揭示了矛盾性。温以凡的困境被简化为“需要被拯救”,她的贫穷、遭遇的性暴力以及职场歧视,只能通过男性介入才能解决。这种设定本质上是对“漂亮穷女孩”的命运规训,美貌成了她们唯一的资本,救赎只能依附于更强大的男性力量。

温以凡的角色设定反映了“漂亮穷女孩”面临的困境。年少时的家庭破裂迫使她放弃艺术梦想,从事低薪工作,不得不与男性合租以节省开支。剧中通过各种细节强调她的贫困,而她的美貌并未成为优势,反而让她招致更多危险。面对这些困境,唯一的安全网是男主桑延的财富与武力。桑延通过经济支持和情感操控逐渐将温以凡的困境转化为对自己的依赖。这种“霸道总裁”式的拯救看似浪漫,实则掩盖了结构性不公。

温以凡的母亲和大伯构成的双重压迫象征着父权制对女性的驯化,母亲和伯母的道德绑架与大伯的暴力威胁形成闭环,迫使她不断退让。她的记者身份本应是独立象征,但在剧中却被边缘化,职业成就始终被忽视。上司对她外貌的调侃和同事对她能力的质疑暗示了职场对女性专业性的贬低。

桑延的完美人设是一种消费主义幻象,观众认同了“女性必须依附男性才能生存”的逻辑。《难哄》这类爱情剧以甜蜜的形式内化了压迫。剧中的糖衣炮弹和过度追求氛围感的镜头将温以凡的苦难包装成“破碎美学”。这种失真的故事充满了矛盾性,虽然具备一定的现实批判性,但最终观众记住的只是男女主的颜值CP,而非更深层次的意义。

因此,偶恋剧始终存在无法忽视的问题,所有铺垫都是为了谈恋爱,忽略了逻辑和现实价值。《难哄》中大伯的处理轻描淡写,结果也是以桑延的“英雄救美”收场。这种简化消解了反派的压迫性,暗示了“面对暴力只能让一个更暴力的男性来解决问题”。

通篇来看,《难哄》不仅不是一部齁甜的爱情剧,反而更像是一部女性的恐怖小说。它精准戳中了“漂亮穷女孩”的生存焦虑,她们被困在贫穷与美貌的夹缝中,既被消费又被规训。现实中或许有女孩经历这种困境,但绝没有桑延这样的梦幻主角。对于观众而言,当为桑延的“深情”流泪时,更应该警惕这种叙事背后的危险信号。剧中的真正恐怖在于现实中被合理化的不公,包括爱情和性别。

尽管偶恋剧存在问题,但它也有自己的受众。希望孩子们能永远天真快乐,沉浸在幻想的世界中未必不是件好事。

难哄的糖衣下是恐怖故事。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