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六国合纵
赵偃为王的赵国何以敢带头合纵与秦国决战,并不是赵偃和赵国瞬间变强大了,也不是赵国突然出了什么能人异士,而是近年来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局势大变,已到了不得不与秦国决战的时候。
嬴政同日迎娶两国公主,一年后将主政秦国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嬴政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华阳太后与楚国联合用计,欲让嬴政迎娶楚女,太后赵姬则要求嬴政迎娶齐国公主,根据当下时局分析,无论迎娶哪一国的女子,都将招致其中一国的不满,必会引起事端。
嬴政和李斯便合计,两国女子都迎娶,而且是同日迎娶不分先后,这样一来哪国都讨好都不得罪。嬴政出面说服公子傒,李斯出面说服吕不韦,只剩下赵姬一人无力反对,嬴政的如意算盘就算成功了。
嬴政迎娶两国女子的消息传遍了六国,各国都感到了小秦王嬴政的狼子野心,且嬴政很快就到了亲政的年纪,嬴政一旦掌权肯定派兵东出扫荡六国,由此六国对秦国的警惕性大大提高,为之后六国合纵奠定了一定基础。
各国农耕之人纷纷逃往秦国,国之根本开始动摇
自从吕不韦实施新政以来,秦国的农业得到大力发展,农耕之人日子越来越好,秦国国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各国仍旧沿用以前的农耕政策,征收大量赋税,使得国民有地耕却没饭吃,甚至没命吃。
于是,逐渐有人逃往秦国从事农耕,只要到了秦国就是秦人,就能吃上饭过上好日子,这种风气很快迅速席卷各国,大批他国国民纷纷逃往秦国,秦国越来越雄壮,他国却到了触及国之根本的地步。
到了春耕季节,甚至过了春耕季节,仍旧有大量的土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产量严重缩水,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了粮草,谈何强国,因此诸国对秦国十分不满,甚至非常仇恨,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