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电视剧 > 电视剧新闻 >

《昔有琉璃瓦》现实中是哪个胡同 昔有琉璃瓦在哪拍的?(2)

《昔有琉璃瓦》现实中是哪个胡同 昔有琉璃瓦在哪拍的?(2)
2022-03-11 13:49:36
《甄嬛传》余莺儿自曝无证驾驶 肇事后竟然逃逸15:02

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建立大都,开始在这里设窑烧制琉璃瓦。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时需要大量琉璃瓦构件,又扩大了海王村琉璃厂的生意规模。清吴长元辑《宸垣识略》记载:“本朝设满汉监督董其事,烧造五琉璃瓦,,地南北狭而东西长约二里许。”清乾隆年闻琉璃瓦才停烧。琉璃厂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明代晚期,北京每年正月都会举办灯市,各类书肆古玩铺也在故宫东华门外灯市口展示。清康熙年间灯市南迁到琉璃厂,搭棚结彩,游人云集,热闹非凡。其间出售古玩字画,古旧书籍、儿童玩具、日用百货的一家接着一家。这时候古玩才真正进入商品市场,古玩铺书铺随之而兴旺起来。

清顺治年间,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当时的汉族官员恰恰是居住在海王村附近,加上很多为官多年,告老而不还乡的也在海王村隐居。附近还有一些进京赶考的秀才和落第的举人在此观碑论帖,鉴赏字画,他们之间进行相互交换,海王村名气一时大盛。康熙年间窑厂监督汪文柏奏请朝廷,于琉璃厂前空地建筑房舍,招商承租。于是各地书商纷纷来这里设摊或开书肆古玩铺。从此.琉璃厂逐渐成为京城较大规模的书市。

琉璃厂真正兴盛时期是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以后。适时,全国文人学士集聚北京,这些人员大都住在宣武门外。他们为了考证典故,详列书目,常到琉璃厂访求自己所要的书籍,于是各地书贾接二连三携带珍本、善本古籍来琉璃厂推销售卖,琉璃厂也成为广集天下图书之所在。《清稗类钞》云:“京师琉璃厂为古董书画荟萃之地,至乾隆时期而始繁盛.书肆最多,终岁启扉,间亦有古董书画之店。”此时的书肆古玩店、南纸店、湖笔、徽墨等文化商铺,鳞次栉比,街道两旁逐渐形成了驰名中外的文化街,成为文人雅士必至的场所。到了清光绪年间,这一带已有100多家古玩铺、书肆了。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