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省长知道,女人不能生育是家族大忌,谁不愿意拥有自己的孩子呢?冬梅有了这个致命的缺陷,眼下除了秉义,他找不到更好的人选。迫于无奈,他只能收敛起曾经的傲慢,对秉义以礼相待。不过这份尊重,只限于秉义。
郝省长到死,都没有提出和周志刚见面的人,这也侧面证明,他打心眼里不认可这门婚事和周志刚这位亲家。
冬梅的妈妈是明白人,男人不懂柴米油盐的苦楚,不懂女人结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冬梅是她的女儿,同为女人,她必须比郝省长想的更周全。郝省长在世时,她只能在郝省长和周秉义之间协调,尽量两边都不得罪。
郝省长去世后,冬梅的妈妈才终于有机会做自己的事。她趁着还有说话的权力,说服上级给秉义协调位置,让他远离文职,去做实事。
周秉义在军工厂处理工作时,遇到了太多的困难,好几次因为力不从心想放弃。冬梅的妈妈懂他的委屈,三番两次帮他出主意,甚至拿出体己钱贴补周秉义。她对周秉义,比对郝冬梅更好。
农村有句俗话,聪明的丈母娘疼女婿,糊涂的丈母娘疼女儿。冬梅的妈妈是聪明的丈母娘,她知道,只有对周秉义好,周秉义才会对女儿好。
弥补
有人说,冬梅的妈妈既然想讨好周秉义,为什么不去见周志刚呢?这样不是更容易获得秉义的感激吗?其实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冬梅的妈妈不见周志刚,虽然看起来无情,实则做得对。
儿女已经到了中年,他们两家亲家都没见过面,郝省长去世后却见面了,别人会误认为郝省长在世时是郝省长故意不来往,给那些看笑话的人落下话柄。郝省长最在意自己的名节,作为妻子,她不能在丈夫去世后,损害丈夫的名声。
其次,如果她和周志刚见面了,周家人知情达理,不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可万一周家的亲戚邻居有求于她,托她帮忙办事怎么办呢?她若拒绝,别人会把这份怨气发泄在周志刚家人身上,认为周家连这点小事都帮不上忙,以后还谈什么亲戚朋友?她若帮了,不仅有违纪律,后面找她帮忙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既然和亲家见面会陷入两难,不如和之前一样,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