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电视剧 > 电视剧新闻 > 正文

《中国奇谭》蚂蚱的石碑最后烟花都有深意 中国奇谭藏了多少传统文化?

《中国奇谭》蚂蚱的石碑最后烟花都有深意 中国奇谭藏了多少传统文化?
2023-01-28 15:54:52
《家有儿女》“夏东海”扮演者高亚麟被曝出轨家暴14:05

《中国奇谭》蚂蚱的石碑最后烟花都有深意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中,我们看到小刘所生活的村子,大部分都是孩子老人或者是妇女,像是非常年轻的男士根本就没有,结合到我们小时候的经历,这就说明爸爸们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都是老幼或者是妇女。

小刘在最后放烟花,应该是为了迎接父亲,父亲在外打工有一年的时间,趁着过年肯定会回家,和孩子老婆团聚一下,小孩子放烟花一个是对即将带来的新生活产生了期待,另外一个就是父亲快要回来了,庆祝一下。

我们小时候很盼望在外打工的父亲母亲回家,那对于小时候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因为平时都吃不饱,现在能够用最低的劳动力换取更高额的礼物,能够看到我们对父母打工回家的期待。

《中国奇谭》第四集通过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像我们描述了时代的高速发展,推陈出新是很有必要的行为,也是必经的手段。跟着小刘走了这一遭,仿佛也再次经历了一下自己的童年,当时自己也会想山里有没有神仙,自己为什么不会飞?还经常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墓碑,这些都是让我们好奇毕竟感觉到神秘的地方。

小刘给蚂蚱尸体做了一个石头墓碑,是因为他看到三爷爷死后的全过程,母亲肯定也告诉了他,人死后都会经历这些,另外还有不断被冷落的求子庙,都是时代在发展,大家有了更科学的方式方法,新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好。

中国奇谭藏了多少传统文化?

1、林林

首先是第三集《林林》,在一个人类文明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仅剩的狼族林林和母亲只能伪装成人类躲藏在冰天雪地的密林中艰难度日,然而还未成年的林林与人类小虎相遇,暴露了自己妖族的身份,导致母亲被人类所杀,自己又为了复仇和小虎的父亲双双坠入山崖。多年以后,成年的林林和小虎重又相遇,河水中倒映出林林人类少女的模样,他们仅有一河之隔,却又仿佛远跨重洋。

用本片摄影导演小锄手札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人与一个妖之间未解的青春残酷物语”。

有人说这是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人说这是隐喻狗与狼的关系,驯化与野生的关系,或许都有道理,但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关系,假如奈飞的《爱死机》是以机器人为主线,那么《中国奇谭》就是以妖怪为主线讲故事,更进一步,这是在探讨人和妖,或者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

其实类似的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不小的篇幅,第二集《阳羡书生》是南北朝时候的《续齐谐记》,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志怪小说的井喷期,除了《续齐谐记》,还有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等等。陶渊明大家都认识,《幽明录》可能不太熟悉,但刘义庆编的另一本书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世说新语》,而干宝更是正儿八经的东晋史官。我们现在说《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鼻祖,其实古人很长时间是把《搜神记》当史书读的,就是说,古人接受一个人与妖共存的世界。

既然人和妖共存,那么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演化,也随着这些志怪故事流传至今,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了《中国奇谭》。

2、人与妖的关系

首先本片展示的是,人与妖的对立,根据猎人的说法,林子里已经没有狼了,可想而知,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和狼有过一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争斗,最终人类占据上风。但是每个族群里有残酷的一面也必定有友善的一面,比如作为狼妖的林林拥有一个人类的名字,而人类男孩却取了一个野性的名字,小虎。

林林的母亲一直告诫林林小心人类,他们很凶残,不止表现在用工具猎杀其他动物,比如邀请林林去吃饭的地方实际上是个屠宰场,里面挂满了许多动物的骨骼,更是在和林林玩耍时,嘲笑林林连爹都没有,当然林林不明白这些,她只看到人类的友善,还会给她好吃的。但小虎看林林的眼神却也是真实的,即使在他们后来都成了仇人的时候也没变,这是一段“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感情,也正如导演所说,青春残酷物语。顺带一提,这集的英文名是:SheWolf,我的理解是林林是人类和狼之间的纽带。

但仇恨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就化解的。

3、胡不归

在林林第一次变回狼和母亲汇合的一段,背景音乐非常凄美动人,而歌词则更有意味。

白山黑水,濯我红心。

林下含芝,授汝长生。

不见来路,胡不归去。

白山黑水,在中国人语境里一般都是泛指东北,具体点的话就是长白山和黑龙江,不过这里是架空世界,也可以理解为配合剧情白雪深林的环境。濯我红心,洗涤我的心灵,这应该预示这里本是狼族的家乡。

林下含芝,授汝长生。大自然孕育了所有的生物,森林里有灵芝,抚育着狼族的成长。但灵芝也并非随处可得,对于妖怪来说也是十分稀有。《西游记》第六十三回讲九头蛇和万圣公主,九头蛇去偷了舍利子,然后万圣公主用九叶灵芝草温润,千年不坏,万载生光。后来悟空一打听原来是万圣公主小时候上天从王母娘娘那里顺来的。所以灵芝是相当珍贵的,或许,正因为珍贵,才导致了人类要占据这片森林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句:“不见来路,胡不归去。”

许多朋友都看出这是来自《诗经·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乎为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式微》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解释,有说是黎国被狄人所灭,黎侯寄居在卫国,这诗是黎国臣子在呼唤黎侯。也有说是黎侯夫人对黎侯的思念,也有说是怨妇诗。但不管哪种说法,后世用这段都是为了表示某种意象。

比如说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就提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而我个人觉得,和《林林》中这段“不见来路,胡不归去”更匹配的意象是文天祥的《思小村》。

“慨百年之未半兮,胡中道而遄止。

鲁连子兮义不帝秦,负玄德兮羽不名为人。

委骨草莽兮时乃天命,自古孰无死兮首丘为正。

我行我行兮梦寐所思,故人望我兮胡不归,胡不归。”

《思小村》是文天祥的一首骚体诗,此时文天祥已经被元军俘虏,而南宋朝廷眼看也大势已去,所以文天祥最后一句写道:

王西京作品

“我行我行兮梦寐所思,故人望我兮胡不归,胡不归。”

这和《林林》里的意象相当符合,为什么胡不归?我做梦都想回去啊,但是回不去了啊,回不去了啊。如果你注意《林林》里的这段唱词,最后“不见来路,胡不归去”也是唱了三遍,正所谓一唱三叹。

4、为何一定要你死我活?

你说狼族只有2只了,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林林这么可爱的姑娘为什么不能共存?其实剧中一句台词就说明问题了,小虎爹要去追赶林林时,也是生前和小虎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她跟我们不一样。”

和大家讲一个干宝《搜神记》里的故事,说燕昭王墓前有一只修行千年的狐狸,这狐狸幻化为一名书生,说想去结交张华。

简单讲点背景知识,“千金买骨”、“高筑黄金台”这讲的都是燕昭王,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怀的也是燕昭王。这狐狸精是在燕昭王墓前修行,说明其品性不错。张华也算是西晋名臣,他写的《女史箴》就是规劝皇后贾南风,后来的《女史箴图》则成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书生要去拜谒张华,临行前还去询问华表的意见,华表古代叫“诽谤木”,诽谤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相当于提意见,广开言路。这华表在燕昭王这里矗立千年也成了精,华表劝狐狸,你最好别去,去了也是自取其辱。

狐狸不听,还是去见了张华,经过对谈,张华惊奇地发现,这位书生不但仪表堂堂,风流倜傥,而且学富五车,诸子百家的学问信手拈来,有的甚至连张华都闻所未闻。看到这样的六边形战士,张华是不是很欣喜发现人才了呢?并没有,张华说,你肯定是狐妖。

书生很不服气啊,凭什么辩论不过就污蔑人呢?张华不管,把书生软禁起来,这书生作为千年狐妖也不来个水漫金山,反而对张华说,你这样对待才学之士,难道不怕天下智谋之人都望而却步吗?此时正好丰城县令雷焕来访,听闻此事,对张华说,我听说狐怕狗,你既然怀疑他是狐妖,找条狗来一试便知。于是张华找狗去试,没想到书生一点不怕,还嘲讽张华。

一计不成,雷焕又提议,我听说狗只能辨别百年的狐妖,千年狐妖就无可奈何,张华说,那怎么办?雷焕说,也不是没办法,我听说把千年的枯木烧了一照,狐妖就要现原形。我强烈怀疑这雷焕是妖界无间道,高级带路党,不然怎么知道那么多妖界的事情。然后张华灵机一动,我知道哪里有千年枯木,接着这华表就倒了霉,好端端在昭王墓前修行,一动不动,砍伐完华表,人们在底下见了血。最后果然,把枯木一烧,狐妖现行。张华最后还得意的说,要不是有我,这两个家伙再过千年都捉不到。

不知道你听完这故事什么感觉?反正我看完觉得张华很不讲道理,一个狐妖,两耳不闻妖界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种什么样的精神?被张华关了,还不用任何法术抗拒,像圣女贞德和布鲁诺一样被烧死,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再说华表招谁惹谁了就被付之一炬。那张华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呢?

其实张华和小虎爸都是因为一个原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干宝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干宝所处的年代正是两晋时期,西晋司马家搞出“八王之乱”,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别说张华和干宝,到孙中山要推翻满清,提出的口号也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林林的故事再扩展下去,就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乔峰就是林林,林林就是乔峰。

所以这个人和妖也好,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个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林林》这部短片没有,也没必要给出一个答案,就像顾衡老师说的:

“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知道些什么,而是提升你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一直保留下来?这样讲的理由是像古埃及、古印度都数次被灭国,但用这个标准的话,中华文明的许多政权都被异族灭过,比如周朝取代商朝,南北朝时期,到后来金辽元清,甚至李唐王朝也是鲜卑和汉人融合血统。大家的祖先往上捯,谁还不是个蛮夷呢?但我们站在文明的高度,以上所有的朝代,所有民族都是组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如今的中国,是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人共同建立的,这才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万古长存的原因。

这是我从《林林》这个短片里得到的小启发,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提出不同观点。

5、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

《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以下简称《乡村巴士》)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省禹州市岗刘村,故事以我的视角讲述了我记忆里的乡村生活,记忆夹杂着真实与虚幻,有香椿拌豆腐,有三爷爷,有虎子,有一直在等着乡村巴士的王孩儿,有土地庙,有我的三个影子,有帮三爷爷做饭的妖怪,我那时以为,我所看到的都是真实,直到有一天,乡村巴士带走了其中的一部分,也带走了我的童年。

在看完《乡村巴士》这集,我想到另外三个系列作品,一是宫崎骏的作品,比如《幽灵公主》、《龙猫》,二是《夏目友人帐》,三是《虫师》。同样充满幻想,又有一种忧郁和感伤。

宫崎骏和《夏目友人帐》里充斥着各种传说和妖怪,而他们的主角都是孩子,对于以上三部作品的评价都是高分治愈番,可一个充斥着妖怪的世界到底治愈了什么?

郑渊洁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这样一件事,郑渊洁的儿子没上过学,这事曾经都上过新闻,他女儿到5岁也还没上幼儿园,有一次女儿问他,这世界上有没有妖怪?他说有啊,女儿说你带我去找妖怪吧。于是郑渊洁就带女儿到一所幼儿园围墙外,指着幼儿园老师说,这就是妖怪。结果女儿说,我要和妖怪玩,从此以后开始上学。由于第一次听到老师是和妖怪联系在一起,而所有的孩子都对妖怪有兴趣,由于童年的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后来郑渊洁的女儿一直真心喜欢老师,也源于此。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会对妖怪有兴趣呢?郑渊洁说:

“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想象力的消失也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成长的过程就是“杀死”妖怪的过程。因此,乡村巴士带走了妖怪和神仙,同时也带走了我的童年。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岗刘村和其他所有平凡的中国农村一样默默地改变,慢慢地消失,随着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我们无法违背和抗拒这个进程,但至少还可以通过《乡村巴士》这样的影片来记录那些已经或即将被遗忘的故事。

6、土地庙

片中提到,在山路尽头有一座老庙,很多夫妻去那里求子。

这个老庙里供奉着一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这大家一看应该知道是土地庙,虽说是庙,但其实也就几块石头砖瓦盖的,不像寺庙里飞檐斗拱那么高规格。我们看《西游记》,孙悟空到一个陌生地方,就先把土地神叫出来问妖怪的情报,土地神还自称“小神”,看起来特别卑微。但其实中国古代,土地神的地位非常高。

农业对于古代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于土地怎么尊崇都是不过分的。我们来看社会的“社”这个字,甲骨文里面社就是个大土堆,对“社”进行祭拜,就是祭拜土地神。有土地才有粮食,也就是五谷,而代表五谷的神就是“稷”。把社和稷连在一起,就是江山,也就是国家。我们现在故宫的位置,左边劳动人民文化宫,这是明清的宗庙,右边是中山公园,也就是明清供奉土地的社稷坛,这种格局叫“左宗右社”。

然后你到日本去,会看到各种神社,有像宫殿一样大的,更多的是小的就在街边一块几平米的地方,据说日本神社比便利店还多,神社不像寺庙那么肃穆或者有仪式感,明天要考试,临时去神社抱个佛脚,很随意,所以日本人日常遇到点大情小事,都会去神社祭拜。我们再看“社会”这个词,其实中国古代就有社会这个词,意思是祭拜“社”相关的集会,结果这词出口日本,到新文化运动又转内销成了我们现在的“社会”。

我们回到土地庙,也是区分于寺院,简单又朴素,其实在古代几乎是村村都有土地庙,土地庙也不大,高不过丈,几尺见方,就和我们片中看到差不多。然后庙内塑有土地爷和土地奶。为什么其他神都是单个的,而土地庙往往是夫妻一对呢?

这里又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得道成仙,但他还挂念他的叔父韩文公(也有说爷爷),也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湘子多次劝韩愈修仙成道,还成天安利天上如何如何好,终于把韩愈给说动了,后来韩愈也成功上了天,结果有一次韩湘子问他,天上美不美啊?韩愈说,天上好是好,就是没能和你婶子在一起。这话让天帝知道很不高兴,你小子上天了还不满足?于是将韩愈贬为下界土地神,但开了个小口子,允许他和妻子天天在一起。这就有了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

当然关于土地神是谁的传说很多,但总体来说,土地神就是保一方土地,大神大佛都很忙,太远的地方也管不到,远亲不如近邻嘛,顺便说一句,乡村巴士的站台上还有一站是二郎庙,二郎神是降妖除魔的二郎真君,所以小事找土地,大事还可以求二郎神。但神仙和妖怪最后都离开了,因为不论神仙还是妖怪,他们的存在都依赖人的信仰,当人们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就是时候离开了。

7、求子的传说

片中说在土地庙求子,求子的方式是向神仙许愿,然后拿走神像前的一对小鞋。一般求子会去寺庙里拜观音,或者拜送子娘娘,求子找土地或许是当地的习俗,或者就是单纯的就近原则。

为什么求子要拿一对小鞋,一种说法是在河南话里,鞋子=孩子,不过后来我发现不少方言里,比如陕西、山西、甘肃方言,“鞋子”的发音都和“孩子”差不多,也都有以鞋求子的习俗。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神话传说“姜嫄履迹”,《诗经·大雅·生民》也记录了这件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说姜嫄是帝喾的妃子,有一天在野外游玩,看到地上有个巨大的脚印很奇怪,于是就去踩了那个脚印,谁知道踩完以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哪吒,不是,生下一个肉球。姜嫄当然很害怕,这搁谁不害怕呢,莫名其妙怀孕,还生了个肉球。于是姜嫄就把它丢在一条小巷里,说来也奇怪,从这小巷经过的牛羊都小心地绕道而过,生怕踩到。姜嫄又把肉球捡回来丢到山林里,但有很多人在林边伐木,目击者太多,没办法姜嫄只好在回去的路上把肉球丢到一片冰面上,结果有一只大鸟从天而降,用翅膀盖住肉球,等大鸟离开,肉球裂开,随后一个男孩的哭声响起,姜嫄将他抱了回来,起名叫“弃”,这位“弃”就是后来周人的祖先“后稷”。

因此以鞋求子的习俗和这个传说也有关。

8、五个葬礼

之前几集《中国奇谭》有被某些家长反映太吓人,但《乡村巴士》这集恐怕会让他们更困扰,除了要和孩子解释你是从哪里来的,还要解释你要到哪里去。

《乡村巴士》里探讨了死亡,而且是许多的死亡,我相信大家都听到了片中后半段的BGM用了大量的唢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二手玫瑰”这个乐队,这是一个以浓重东北风味和唢呐闻名的乐队,一个段子说,“二手玫瑰”填补了国内殡葬业没有摇滚的空白。

唢呐当然不是只用于丧葬,红白事都会用到唢呐,但就像那首《百鸟朝凤》,凤凰是百鸟之王,就像唢呐是乐器的霸主,它可以从你出生吹到送你走。

在这段悲凉苍茫的唢呐声中,同时举办着五场葬礼,蚂蚱的葬礼,虎子的葬礼,王孩儿的葬礼,乡村信仰的葬礼,以及我的童年的葬礼。尘归尘,土归土。

随着鞭炮在寂静的雪地中响起,唢呐声刺破这片肃穆和宁静,仿佛要将天空捅出一个窟窿,阳光从云层中飘洒下来,重新抚慰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活着的或是死去的,妖怪或者神仙。作者:C叔聊历史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1289444/出处:bilibili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