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昌本身就是主和派,当时中原军民抗敌行动较猛,完颜昌和完颜宗弼等人战局不顺,金国内部政治也不稳定,所以打仗对金国并没有太大好处。完颜昌派秦桧回南宋,目的就是为了要他帮忙主和。
秦桧的好牌,就是他个人与金国的关系、与完颜昌的交情。而连年征战,渴望坐稳龙椅早日开始帝王享乐的赵构,也早已厌倦了打仗。对他个人来说,做一个南宋的皇帝比起做整个大宋的皇帝,在生活享受上并无不同。身边有秦桧这么个能跟金国说得上话,能有效求和的人,正满足了他的需求。所以秦桧回南第二年就拜相了。
秦桧跟高宗许诺“为相数月,可耸动天下”,可以迅速达成和议。然而并没有,因为完颜昌在金国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金国内部有他们的政治博弈。
同时,秦桧提出的“北人归北,南人归南”的和谈方略也激怒了赵构,于是拜相第二年(绍兴二年),秦桧被罢官,且张榜公布不再起用。由军人出身的张浚出任右相。
张浚是主战派,他派岳飞镇压杨幺起义、部署诸路兵马北伐刘豫政权(金国扶持的傀儡),并且请赵构移驾建康,以示恢复中原之志(当然赵构并没有去抗金一线,而是折中去了平江)。此时南宋朝廷的主要策略就是要收复中原,用人方面也偏向于军人,所以这期间打仗打的也比较顺,岳飞北伐的主要战果就是在这一时期(绍兴四年-绍兴十年)。如果张浚能一直担任右相,那么岳飞的战果很可能进一步扩大。
但是,在秦桧被罢相三年之后,金太宗死了,金国内部政治混乱,无暇南侵,而且有一阵子完颜昌和完颜宗磐权势很大,有能力推动和议。赵构看到了这个形势,又燃起了和谈的希望,于是再次起用秦桧。
所以,秦桧也看明白了,要想青云路畅,就只能做主和派,这是皇帝唯一看中他的政治价值。他只能一条道走下去,要说什么为国为民奋不顾身,那是不可能,政治路线一改,马上就会失去权力,又谈何为国为民?
在瑶琴刺杀秦桧的时候,此时的秦桧应该是替身,虽然刺杀计划已经败露,早就准备好了木偶假人,还在房中安排了众多的护卫,但以剧中秦桧的性格,应该还是会担心出差错的,万一把人家宰相大人给刺破皮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