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高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高适是什么官职?高适在这部影片中作为主角,他的一生恰好完整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两段时期。他不仅在文学上有一定的造谐,还忠心爱国,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电影基本以高适的成长经历为主干,着重刻画高适和李白的交往,设置上是双男主,然而描述的力道却完全失衡,李白原是本片宣传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但电影的绝对角色其实是高士,尽管李白一再强调高是他最好的朋友,但人物之间的相关性颇为牵强。
这部电影是围绕高适展开,从主人公高适回忆年少时与李白的相识相知到两个人共同经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之情。
在电影中角色情绪,情感都很重要。在影片中高适对李白的情感刻画的十分细腻,具有高适对李白满腹才华,勇敢追求自由的仰慕之情,又有对李白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甘愿当婿的鄙夷之情。
在错综复杂的情感面前,不得不说导演在这些细节上处理
得
非常到位,使人物的形象刻画
得
非常饱满,将高适的性格刻画的非常鲜明。
通过高四的回忆去还原李白再现的是一个落寞之人眼中的天之骄子,虽然同为男主,但两相比较高适的人物弧光远比李白更为完整。
以高适的目光能够把仙人,凡人,俩人熟人都看到眼里,看见心里。高适淡泊功名,无意利禄的塑造,有几真几假影片都够完成了对其人物形象的构建,他注定不是历史上最有才华横溢,耀眼夺目的天之骄子,却是最多平凡人相对最容易达到的理想彼岸。
高适,除了我们熟知的边塞诗人身份,他还是唐代诗人中唯一封侯的人,
《旧唐书》上写:“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
他的官职,最高去到了节度使。
节度使?这个官,似乎在唐宋时期听到得很多啊:
光是在《长安三万里》中:
那位年纪一把了还要出关打仗的藩将哥舒翰是节度使;
后来领兵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的郭子仪是节度使;
一路隐忍、默默努力的高适是节度使;
而接替他、打败吐蕃的严武也是节度使;
就连咱们的杜甫杜工部,其实也没有在工部上过一天班,而是在剑南节度使手下当差。
而历史上“安史之乱”中的安䘵山,也是节度使;李林甫、杨国忠也都当过节度使;
到了宋朝,赵匡胤自己就是节度使出身,而被杯酒释兵权的石守信也是节度使,抗金名将韩世忠也是节度使。
那么,“节度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大官呢?
第一,为什么叫“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为在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第二,节度使的历史。
唐代——
睿宗李旦封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这个时候,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唐玄宗李隆基则在北方、南方共设立了十大节度使。
但到了唐末,全国已出现大大小小50多个节度使。
五代——
节度使的权势达到了极点,皇帝的拥立与罢黜都取决于节度使,以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开国君主均为手握重兵的节度使。
宋代——
宋太祖对各节度使采用了赏钱夺权的办法,给予功臣银钱田地,要求他们解除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同期的辽代、金代——
他们都仿唐制设节度使,但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高。
元代——
节度使被废除。
第三,节度使的权利有多大?
1、节度使首先有兵权。
因为自唐太宗后,唐朝的军事战略由积极进攻转为长期防御,那么就需要在边境军镇长期驻守常备军,大量的就地募兵,节度使就有了地、有了兵。
2、后来又有了财政权。
因为各大蕃镇长期驻军,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朝廷拨款不足,那么就又通过屯田、放开盐税等手段获得了财政权,节度使就有了钱。
3、最后又通过扩大节度使的权力,使这个职位进一步拥有了行政权。
到了这个时候,节度使就成了地方上的”一把手“、一方诸侯,
“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
由于掌握了军队的生杀、赏罚、升降,士兵们对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他们
“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
而电影《聂隐娘》,讲的正是为节度使服务的刺客群体。节度使甚至敢于派出刺客,去斩杀当朝宰相。有人评论当时的刺客风气,
“他们只知有老板,不知道有朝廷。”
第四,那些著名的节度使。
1、最能闹腾的节度使。
这个,估计安禄山得排在头一名。
他引起的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由盛转衰,从此走起了下坡路,无数诗文感叹过这个乱世。
当时,唐玄宗则在全国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了其中三镇的节度使。
这三镇分别是平卢、范阳、河东,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北京、山西、河南、河北一带。
其中范阳(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往往封郡王。
安禄山拥兵近19万,而整个十镇拥兵加起来才49万,而中央禁军是多少呢?才12万,典型的外重内轻。
而范阳地区还拥有号称天下北库的清河粮仓。
要人有人,要粮有粮,所以安禄山才有实力,敢于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2、史上最年轻的节度使。
是谁呢?
是岳飞,他做节度使时,才32岁。
一
举收复襄阳之后,岳飞被授于清远军节度使,
史称:“自中兴后,诸将建节,未有如飞之年少者。”
据说岳飞曾自矜:“本朝军人中,只有我和太祖,三十出头就做了节度使。”
可惜同样是这个最年轻的节度使,年少功高,让皇帝产生了恐惧。
《长安三万里》从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他与李白跨越数十载的深情厚谊。除高适和李白两位主人公外,影片还呈现了杜甫、王维、王昌龄等唐朝著名诗人形象,展现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长安三万里”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几个可能的原因:1.“长安”这一词汇具有历史、文化、地理等多重意义。首先,长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城市,也是唐朝的首都,因此“长安三万里”可以看作是对唐朝盛世的赞颂和向往。
故事以高适弃守云山城为开端,通过老年高适对李白的回忆,壮美的大唐盛景和高适、李白、杜甫等诗人们的深厚情谊缓缓出现在观众面前,最后画面一转,演出高适利用计谋巧妙夺回云山城的故事。
首先,影片制作精良,场景画面细腻逼真,让人仿佛置身于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同时,角色塑造也极为成功,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感人故事,让人看得十分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