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2017最全美食综艺盘点:至少有五大价值将重新被认知

2017-04-14 15:16:58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2014年之后,随着国内综艺整体快速发展,美食类综艺的潜力也得到全面释放。除了数量不断上升外,节目模式也由资讯服务类的美食教学,变为了与多元题材叠加的“美食+”模式,而大平台、大制作、大明星的积极入局更让美食综艺扎堆出现。在经历一轮快速生长之后,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来盘点美食类综艺的蝶变之路,并将从中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走向。

  图1:2012-2016主要平台主打美食节目数量

网络平台强势入局 比肩卫视或成强输出平台

美食类节目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电视节目类型,国内早期的美食节目有1992年的《天天饮食》,后来又有2009年的《爽食行天下》等,直到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引爆了观众对美食题材的兴趣,于是各大卫视平台集体推出美食类综艺,2014年起,涌现出了《十二道锋味》、《星厨驾到》、《美味星婆媳》等节目,视频网站也推出了美食类网综《拜托了冰箱》,一时间节目数量大幅上升,形成了一波美食综艺潮流。根据艺恩咨询数据,2012年几大平台主打美食的综艺节目不过5档,而到2016年已经超过17档,增幅高达240%。

在电视的带动下,视频网站布局美食综艺的动作也十分迅速,从2015年至今至少推出了11档美食类纯网综艺,包括最近爱奇艺的《吃光全宇宙》和优酷土豆的《穿越吧厨房》,而谢霆锋的《十二道锋味》也止步第三季,今年选择与优酷联手打造《锋味全球美食地图》,将重心转向了网络平台。目前,美食类综艺不仅数量上出现向网络平台转移的趋势,而且网综在节目的影响力和口碑方面也直追电视综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视频网站之间竞争加剧,从购买版权综艺转入自制纯网综艺之战,因而美食这一热门题材成为了投入重点,也催生了许多美食类精品网综。另一方面,美食类综艺题材相对垂直,比起受众覆盖更广的电视,更适宜于视频网站“小屏播放”,这也有助于深度挖掘美食综艺的衍生价值。

  图2:(部分)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各方数据对比

在美食题材方面,网络综艺有着先天的优势:用户年轻化、细分化,收看方式灵活便捷,互动性强,相比电视更给垂直性强的美食题材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不仅拓宽了美食综艺的参与感和话题性,也加强了用户观看美食综艺的黏性。从上表的数据来看,视频网站推出的几档主打美食综艺,在播放量和话题热度的几大指标上逐渐与美食类电视综艺比肩。表现较为突出的有爱奇艺的《姐姐好饿》,这档节目充分借助了爱奇艺网络综艺的品牌优势和用户基础,契合了年轻、青春、流行的平台气质,从而让用户买账。反过来,这些网络美食综艺的突出市场表现,也在继续推动美食类网综的发展,《姐姐好饿》作为爱奇艺在美食综艺的首次尝试,让更多平台和制作方看到了美食网综的潜力和可能。由此可见,未来美食综艺从电视向网络转移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强。

节目类型从资讯服务向多元叠加发展

近两年美食综艺能够在数量上有爆发性增长,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突破了原有的单一节目类型,取得了多元化的发展。以往的美食节目重在厨艺教学,旨在为主妇观众群体提供实用的生活类资讯服务,最为典型就是央视的日播节目《天天饮食》,节目内容比较平实枯燥,称不上一档综艺节目,更是缺乏收视动力。随着美食综艺的逐渐发展,美食制作中开始加入竞赛模式,例如《电视烹饪大赛》和引进国外版权的《顶级厨师》。当综艺节目进入拼明星的“大片时代”,以《星厨驾到》为代表的新一代美食节目又在厨艺竞赛中加入了明星元素,进一步提升了综艺看点。

关键词:美食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