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滚动报道 > 正文

“跑男”秘密:新一季、去韩化和政策紧,三重挑战下如何不失体面

2017-07-02 15:20:59    今日头条  参与评论()人

重点看标题

作者 | 刘丹如

6月30日,《奔跑吧》正式收官。作为浙江卫视的王牌综艺,直到今天它仍旧保持着电视和网络全国第一的收视成绩。

“一档节目做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季,肯定会出现审美疲劳。”《奔跑吧》总导演姚译添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6月20日,距离《奔跑吧》收官还有最后两期,我们在浙江卫视电视台见到了姚译添。

《奔跑吧》节目开播后,因为偶尔在节目中出镜宣布规则,姚译添的粉丝一路涨到了18万,他甚至还有了自己名叫“添加剂”的粉丝后援团,对于习惯隐匿于幕后的综艺导演们来说,这种场面并不常见。

姚译添在第四季《奔跑吧兄弟》时接任了总导演。“我们只是尽自己的全力把节目做好,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

因为节目热度的带动,包括姚译添在内的多个工作人员都涨粉无数。节目粉丝表白节目组和组队“偷母带”的评论频繁出现在他们的微博上。相比在节目中出镜的样子,姚译添看起来胖了许多。 “其实不是胖是浮肿,前期录制结束之后就生病了。”姚译添边说话边往浙江卫视的大楼里走。

更“有爱”、更有“人情味儿”

在浙江卫视大楼对面的院子里,耸立着醒目的大幅《奔跑吧》节目海报,邓超、李晨等七位MC加上新成员迪丽热巴共同奔跑。

姚译添说:“《奔跑吧》节目最大的好处是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有很多想象的空间。”

一个共识是,每期不同的主题加上兄弟团之间的互动,正是这个节目需要保留的优势。而开放性和包容性则用来保证节目的延续性。

保持节目新鲜感的话题正是从迪丽热巴谈起。《奔跑吧》从播出前到现在,姚译添被问到最多的问题莫过于“为什么要新加一个女MC?"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迪丽热巴?”姚译添解释说,“之前我们有看过她的《克拉恋人》,从她的作品角色中感觉到,她的性格和角色或许有相似之处。最终经过沟通了解,觉得她挺适合节目的,很有特点,性格也很好。”

新成员的加入给节目给观众带来了新的看点,而每个兄弟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大家相处很融洽,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也让节目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之前7位常驻嘉宾之间就根据互动关系形成了像陈赫与李晨的“母子”,邓超与鹿晗的“父子”等,而《奔跑吧》节目中,除了8位成员之间的互动之外,兄弟团和嘉宾的人物关系也更加突出。比如第三、四期《男女对抗赛》和《一场“风花雪月”的旅行》特辑中,唐艺昕和郑恺就因为节目中“相爱相杀”给观众带了很多欢笑,节目播出当晚就登上了热搜第一。除了两位艺人涨粉无数之外,当期节目的话题度和好评也因此居高不下。

此外,鹿晗和迪丽热巴在节目中的互动引起不少观众的注意,很多喜欢他们的人还专门建立了粉丝近20万的贴吧,B站上也有很多up主剪辑了数量庞大的陆地组合视频。

“真”才是最重要的

姚译添是从第一季《奔跑吧兄弟》就开始参与到了节目的制作当中。对于节目中的人物关系,他说到“其实表现一个人性格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设置规则和情景,让人物真实的做自己,而所有的内容围绕这样的性格来展开,让观众有更多的记忆点。”

对于被不少观众质疑真人秀有台本,嘉宾都是按照台本演出的问题,姚译添认为:“观众的欣赏水平很高,如果是假的他们很容易发现。说真人秀有台本的人其实并不了解真人秀,节目组只能根据节目主题设计游戏环节和冲突,然后记录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真实状态,至于在节目中发生的情节和嘉宾互动并不是可以通过设计能实现的。”

从真人秀最初被引进内地电视发展至今,在广告主一窝蜂的簇拥下,真人秀的投入动辄上亿,场面和嘉宾阵容都在不断升级。

但随着同类节目的泛滥和网综的崛起,观众的期待值也在不断升高。许多失败案例证明,即便是大投入大场面和豪华嘉宾阵容,也不一定能够留住挑剔的观众。

对于这种挑战,姚译添说,“真人秀可以靠噱头吸引观众过来看,但第二次再拿噱头就不灵了”。

姚译添认为,真人秀最重要是真,要去展现人跟人之间的“东西”。他解释道:“真,不是不加任何设计,最重要的是传达的东西和情绪是真的,不管是成员之间的团结还是矛盾,只有真实的人物互动观众才是认可的。”

为了保障嘉宾能在游戏过程产生真实有趣的反应,这一季节目更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游戏是不是足够好玩,能否让嘉宾玩得开心;另一个是保障嘉宾良好的录制状态。

之前在录制节目的时候,嘉宾往往要从早上六七点起床录制到晚上12点,甚至一两点,到了最后环节嘉宾往往都已经十分疲倦。“现在我们尽可能的保证录制的时间,游戏与游戏之间的衔接很紧,设计的内容更有趣。”姚译添认为,前期设计好游戏、主题和保持嘉宾状态是节目组最重要的工作。

《奔跑吧》接地气的真人秀

《奔跑吧》后期剪辑团队星驰传媒的COO邓安江回忆说,“最初接触韩国综艺节目时,中国综艺团队在户外真人秀方面的剪辑经验几乎一片空白。”星驰传媒是国内最早参与户外真人秀的后期制作公司,参与制作了包括《两天一夜》、《爸爸去哪儿》、《奔跑吧 兄弟》等国内大型真人秀节目。

“中国最早引入韩国综艺其实是《两天一夜》,那是我们才真正开始学习韩综,最初韩国制作团队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户外节目的制作经验,但我们当时都不是特别理解。”邓安江举例说,比如一些素材的应用,在我们看来是无效素材,而在韩国综艺团队看来就必须要留下。

“因为那些素材能体现出事件完整性并且能让人物更加立体,但我们那会根本不明白,只是单纯的考虑如何把游戏剪的更好玩更好笑。”但在他看来,国内综艺的制作水平在近两年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体系更加成熟,从摄像到服装道具、再到后期都更专业”。

根据邓安江的观察,不少大热韩国综艺在被中国买方直接复制到中国后都因为“落地”不好而做了一两季就停播,其中很大原因就是中韩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水土不服。

因此,韩综的影响也逐渐淡化。邓安江说,“之前我们需要从前期到后期来探索观众的口味,现在会根据观众的口味调节节目的方向。因为只有本土的团队才更能了解中国观众的口味,比如韩国团队就很难理解类似于邓超陈赫‘天霸动霸tua’的这种梗。”

这种“水土不服”和限韩令共同加速了中国综艺“去韩化”的进程。第五季《奔跑吧》完全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独立制作,但效果并没有因为韩国团队的退出所有折扣。

据跑男后期统筹赵玉伟介绍,“后期剪辑效率也有了提升,之前跟韩国团队沟通就要花很多时间,而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剪。”

在逐渐找到国产综艺合适节奏的过程中,他们摸索出了“自然流”的剪辑方式:“韩综喜欢把一些有趣的镜头剪辑出来重复播放,强调搞笑效果。但这一季我们尽量不破坏现场感,用现场画面组接游戏动画再加上导演解说来替代,观感上不会那么跳戏,体验会更加舒服。”

实际上,在这一季开播前,后期团队经过讨论后,就确定了两点改变:一个是自然流的剪辑方式,另一个是观众喜欢强化互动,弱化节目规则。

为了更接近观众,《奔跑吧》的后期剪辑团队在节目播放时,会随时留意观众反馈,包括去逛B站,看年轻观众们都感兴趣什么聊什么,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然后并将其添加入文案或者下一期的节目里。邓安江举例说,最近第十期节目播出后,陈赫和迪丽热巴的巴赫组合受到关注,在不破坏节目主线的情况下,之后的节目就强调这个元素。

对比户外真人秀与棚内综艺,邓安江认为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户外综艺要讲故事。“户外综艺由于开机时间长,艺人更不容易隐藏自己,而后期要做的就是通过这些素材来提炼出艺人最真实的一面,强化出他的人设来给他重新定位,并真实的展现节目过程中出现的冲突”。

需要人设更需要故事,这是五季之后所有制作人员产生的共识。用跑男后期导演冯时的话来说,就是“综艺节目就是做人,人立住了节目才能立住,跑男能立的住实际上7个MC, 而不是游戏本身”。

真人秀的主流价值观

除了打破观众的收视疲劳,综艺节目在国内更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还有如何平衡主流价值观与年轻观众的喜好。特别是前一点,面对逐渐收紧的政策,可以说关乎一档节目的生死。

作为目前国内关注度和影响力最高的电视综艺,《奔跑吧》更是无法避开这两个挑战。

对于电视综艺而言,这个挑战更为严峻的地方在于,它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对手电视台推出的同类综艺,还包括尺度更灵活自由的网综。

但这一季的《奔跑吧》似乎已经寻求到了解决之道。在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中,带有明显主流价值观色彩的几期节目,如乌镇的鸡毛换糖、延安的黄河大合唱以及走进“一带一路”朋友圈捷克,收视与口碑都获得了双赢。

更重要的是,广电总局、人民日报等都报道和表扬了《奔跑吧》,如何在节目中巧妙融入主流价值观,并且让年轻观众都能有效接受等方面,姚译添说:“我觉得大家对年轻观众似乎有一些误解,我不认为年轻群体就一定喜欢很奇怪很荒诞的的东西。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理解的家国情怀。”

在他看来,观众的审美观、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代比一代更强,“要说年轻观众的特点,我自己感同身受觉得,年轻观众可能不会一味迎合,但真诚、真实、有个性的情感和价值观,他们是认可的。”

在工作的七年中,姚译添参与制作了多档综艺节目,他觉得目前的综艺节目可能更需要聚焦时代与小人物,“作为一档受众庞大的电视综艺,寻找人们的情感共鸣远比高大上的场面和奢侈制作更为重要。”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