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影视焦点 > 正文

国产电影患上“IP泛滥症” 题材严重趋同(2)

2016-09-01 17:22:4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说起来,IP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第四代导演出道时拍的许多经典作品,多改编自作家小说,其实就是所谓“IP片”。比如,张艺谋的《红高粱》来自莫言,《活着》来自余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李碧华的作品;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则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这些经典电影的IP,同样也是文学经典,作品本身就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在作为文化娱乐消费品的网络小说在质量上判若云泥。根据消费品改编的IP片,只能成为消费电影,重复观赏价值小,难以长远流传。

  《红高粱》海报

IP片质量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整个行业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祟。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刚开始和同名歌曲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乐视影业方面看了剧本,觉得能和高晓松那首歌扯上关系,才去找高晓松,然后才有了所谓由歌曲改编的IP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盗墓笔记》被吐槽“五毛特效”,导演李仁港对此也很无奈,“全片两千多个特效镜头,只给了三个月时间做。三个月就是三个月的效果,五个月就是五个月的效果。”

反思:观众变理性电影本质应回归

“什么是真正的IP?一首歌?一个网红?唐诗宋词算不算?我想,一个IP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部电视剧、一首歌、一个人物形象,真正的IP是人们心灵中最深的烙印,它是真正溶于血脉、溶于心灵的。”阅文集团CEO吴文辉的这番话,或许能给盲目追崇IP的中国电影人一些反思和启示。IP片在群众基础上有先天优势,但其灵魂仍然应该是故事本身。观众不会为IP买单,只会被故事打动。

IP片这个概念刚出来时,观众关注的可能是“IP改编”这种新鲜模式:学生时代看过的小说被改编,得去瞧瞧什么样儿;曾经最爱的一首歌要拍成电影,想看看歌曲背后的故事。这也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市场成功的关键原因。但在一部部IP烂片“毁童年毁情怀”的打击下,观众已恢复理性,今年的低迷票房就是明证。IP片想要重振旗鼓,还是得回归电影的艺术品质本身。

对此,华夏影业常务副总经理黄鹏飞持乐观心态,“市场已经开始优胜劣汰,那些只想赚快钱的作品,观众会用脚投票,但好的制作永远吃香。”他认为,中国观众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已经具备识别烂片的能力。

拍摄IP电影,本来就好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木雕禅师看来,拍好IP片,要抱着比原著更好的心理目标去投入,在优秀的IP中融入电影元素,用电影的魅力赢得观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等得起”,“好莱坞拍一部大制作的IP电影,从筹备到后期,至少得两三年。而我们的投资方恨不得两三个月就捣鼓出来赶紧挣钱,两三年根本等不了!”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导演李安恳请年轻电影人不要浮躁,要慢慢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的IP电影。

(责任编辑:郭一楠 CK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