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轮值主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于1月9日--11日在云南大理举行。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陆续安排了电影主题会议、电影观摩交流会等精彩的活动内容,包括李少红、刘伟强、王童、吴思远、黄建新等在内的两岸三地近二百位导演汇聚一堂,畅谈各自对电影创作电影艺术的认识与经验,以及对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的认识和展望。
三地导协同心戮力 心系创作回归电影
“导演这一职业其实很纯粹,就是单纯地拍电影,把文学表达转换成影像表达……身为导演应当时刻警醒自己,回归电影的本体创作,增强自身的职业性。”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说。她告诉记者,两年一届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每次都紧扣时代特征,本届规模大人数多,近两年又正值中国电影飞速发展,在选择主题上大家都煞费苦心,最后决定还是谈一谈对电影的初心,谈一谈面对种种困难和诱惑,回归到电影创作本身。
香港导演导演会会长刘伟强提出,不要刻意强调电影导演的区别,没有在校园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半路出家”的导演,其实和学院派导演一样都能拍出好电影,他鼓励更多青年导演大胆追梦,从实践中多学习。
台湾导演会会长王童则将目光聚焦年轻导演,强调要重视新一代导演的作品,比如青年导演翁子光执导的《踏雪寻梅》、张大磊的作品《八月》等都非常好,“像这样的原创电影作品不该被埋没,应当受到国民的重视”。
在本届研讨会上,三地会长还依照惯例互赠精心准备的礼物,大陆的萌娃艺术雕塑“春风不待”象征电影事业发展充满朝气,香港的传统花牌寓意票房长红,台湾的兰屿拼板舟则寄望三地电影导演同舟共济。
前辈名导倾囊相授 青年导演孜孜以求
正如李少红导演所言,25年来的历届研讨会都紧扣时代特征,本届也不例外。两岸三地的导演们在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尤其注重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就“导演之道、薪火相传”进行专题交流,被热情、活跃气氛感染到的青年导演们也积极加入讨论,学习前辈们分享的宝贵经验。
黄建新导演以翔实的数据、专业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为在座同行们分析了2016年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放映场次、上映片量及平均票价,他认为虽然表面上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速度低于放映场次的增长,但这其实是把2015年的虚假繁荣、产业泡沫挤掉之后的真实市场反应,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肯定是积极、有利的,同时也提醒同行冷静面对资本。
程耳导演则回忆当年求学时的氛围,强调对价值观的坚守和对专业素养的重视,鼓励青年导演们不要受市场左右,坚持自我表达,做属于自己的电影。
此外,香港青年导演翁子光结合自身经历,呼吁内地早日推出电影分级制度,青年导演方刚亮和资深制片人盛志民观点近似,就是不要急于将纯新人投入市场或者以委以重任,如果让他们先跟几个摄制组,向前辈多学习,也许可以帮助到他们提高职业水准和抵抗一些外界优惠;青年导演忻钰坤则提出自己十分同意冯小刚导演的说法,认为电影也需要有“蓝翔技校”培养和提供专业技术人才,这样也许不至于让个体从业人员的不专业影响到全剧组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