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影视焦点 > 正文

传统与前卫的碰撞 《冈仁波齐》与广州的别样相遇

保存图片 2017-06-16 10:31:06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6月15日,电影《冈仁波齐》的路演活动来到了第六站,“千年通商口岸、岭南文化之都”——广州。在当天的沙龙活动中,张杨导演携手新时代媒体先锋人物、《新周刊》创始人、户外运动爱好者孙冕,资深媒体人、著名影评人、“我们审片”创始人郑照魁,《冈仁波齐》制片人成功来到现场,围绕“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主题进行漫谈。在沙龙现场,张杨导演与到场嘉宾首先分享了各自的户外经验与进藏经历,张杨导演也在现场讲述了真实朝圣路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内心痛苦的时候,灵魂会飞到山上,和云在一起

活动一开始,到场嘉宾先畅谈了自己对于朝圣的理解,新时代媒体先锋人物、《新周刊》创始人、户外运动爱好者孙冕首先分享了自己在转山途中的所见所闻。

孙冕介绍说,自己在一次转山途中遇到了一家朝圣者,其中有一个小孩,在看到小孩的一瞬间,内心受到极大震撼,“我看到那样一个小孩朝圣,真的是心疼,他们一家人,小孩、老人,一路磕长头过去,假如没有虔诚和谦卑之心,没有信仰,这条路很难想象能走下去”。这次转山经历也让孙冕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转山结束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看到山上有一朵云,我就对那朵云说,我说我永远陪伴你,当我回到城市里面的时候,我有烦恼的时候,我有过不去困难的时候,我内心痛苦的时候,我的灵魂已经飞到那座山,跟那个云在一起”。

有过转山经历的孙冕表示,自己更能理解张杨导演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的艰辛,“可以深入藏区一年时间,确实是一件伟大而且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平常人都做不到,但是他做到了”。孙冕也表示,在观众看到《冈仁波齐》时,也会在内心进行自省,从这一点来说尤其难得,“这部电影和这样的题材,都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清洗,看藏人们朝圣,看他们一步一步磕长头,走过那么长的路程,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想什么,相比之下,我们内心有他们那么干净吗?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生活,能像他们那样有一颗纯净的心吗?我觉得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真的非常难得的”。

天然去雕饰,真实的生活远胜于编造

在张杨导演看来,拍摄《冈仁波齐》“一定要有?罅可钊氲墓ぷ鳎蟹浅O晗傅牧私狻保裨蜃约耗刹蛔觥U叛畋硎荆⒉幌氪乓恢至云娴奶龋虻サ匕岩桓鑫幕拧⒚褡宸懦氏指壑冢白钪匾氖牵愕目捶ㄊ鞘裁矗愕牧⒊∈鞘裁矗揖醯迷诮哟サ轿鞑卣飧龈拍畹氖焙颍紫仁且驹诘缬暗母叨龋浯问且驹谀愣哉飧雒褡宓睦斫猓哉飧龅赜虻睦斫猓钊氲奶逖楹屠斫庵螅悴鸥胰ヅ稣庋奶獠摹薄?

在张杨看来,《冈仁波齐》已经具备足够的力量,并不需要他在其中编造怎样的故事,“实际上,真正的朝圣队伍里,是有生有死的,他们经常是把家里的牛羊全部卖掉,一个家庭一起上路,两年三年就在路上,之后真的就有孩子出生,老人去世”,自己只是从真实生活中获取的灵感,“你让我编,我也编不出太多太好的东西,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深入和观察,其实就是从真实的生活里提取一些细节,把这些细节呈现出来,所以我说,朝圣这个事件本身,已具备足够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自己被这样的真实打动,张杨才更想让更多人看到有这样一群为了信仰前行的人,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我只是想让大家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在用这样的方式实践自己的信仰之路,对我来说,这个东西触动我了,震撼到我了,我也希望它能触动到一部分观众的内心”。

孙冕也在现场透露,实际在张杨导演拍摄《冈仁波齐》的时候,自己去西藏看过拍摄,在看到这部电影时候,甚至“几次落泪”,“我觉得张杨导演他内心真的太强悍了,假如没有那么强悍的内心,这个题材谁也不敢动。这部电影确实不需要去编什么,藏民在途中,已经把那些很本质的细节展现出来,已经非常打动人心”。孙冕也说,张杨导演在捕捉生活细节的过程中,“心里肯定有一本账”,电影里藏人们一路磕头,没有太多言语,没有太多戏剧性情节,但是“却能清晰看到每个人物的个性,每个人对于生命的展现都是那么淋漓尽致”。

和自己对话,完成一次自我的修行

跟着一组朝圣队伍三百多个日夜,一路走来,张杨说其实这也是一次自己的“修行”。因为在电影的道路上,自己也是一个信徒,一年的拍摄历程,可以看做是自己的一次朝圣——电影的朝圣,张杨想要达到的,是一个导演心中的冈仁波齐,一座电影的神山。

“藏人们在磕头的时候不会说话,在非常累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什么语言的时候,跟内心说的话越来越多,我自己这一路上有这样的感受,我其实也在一种修行的状态里,自己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对话”。

张杨说,在都市里,人们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扰,“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少”,但是在朝圣途中,在那样一种情况下,人们都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像我们剧组其实就是30来人,大家住在野外的大帐篷,也没有电,什么都没有,就躺在那,可能看着星星,跟自己聊天,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而且也不光是我,我们团队的人也在慢慢喜欢上这种生活,我们不单单是在拍一个电影,而是感受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可能是拍摄一年来最有意义的收获”。

张杨也说,自己在反复对话自我的过程中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今后会拍什么样的电影,艺术之路会往哪走,“可能会越来越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现在,张杨已经在大理定居,想要远离纷繁琐事,张杨说自己北京的时候基本每天都在聊电影,但是在大理完全不聊关于电影的事,“我其实回到了一个最基础的生活的状态,这是我现在最希望的。正是在西藏的一年,让我把这些事想得更明白”。

为了自己朝圣,更为了众生

张杨说,自己在拍摄《冈仁波齐》的时候,虽然灵感源于生活,但并不是完全的纪录,也会对素材进行筛选,“我们通过观察,提炼出一部分,这个部分我们觉得是有意思的,把它拍下来,慢慢一点一点的积累,积累一些素材,然后剪出来”。

张杨在现场提到一个拍摄中的细节,在途径邦达最危险的99道拐时,一个骑行的小伙子掉下悬崖摔死了,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就停放在路边。“我们出工的时候见到这个场景很受触动,晚上就问?フ呙怯錾险庋氖滤腔嵩趺窗欤撬祷岚锼罹薄?

虽然这些朝圣者上路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为了即将降临的孩子踏上朝圣之路的孕妇,有为了减轻内心罪恶朝圣的屠夫,有为了逃离村庄朝圣的青年,也有在遭遇飞来横祸之后,决心上路祈福的一家三口……然而面对这样一个陌生人的离世,朝圣者们却有着一样的慈悲。正如《冈仁波齐》幕后侧拍导演冯章顺在纪录片中所言,这条朝圣路上,更多的人,是为了众生。

出于这个想法,张杨后来就编排了一段故事:在一个垭口处,朝圣队伍偶遇一群骑行者,其中一个很热情的汉族小伙要跟他们合影。分别之后,骑行者先走了,他们接着磕头,后来在一个拐弯处,看见一堆人围在那里,旁边躺着一辆自行车,说是有人摔下悬崖了,这个坠崖的人正是之前的汉族小伙。晚上,藏人们就在帐篷里给小伙子念经,还到大昭寺前面还给他点灯……

“其实这些都拍了,但是真正剪到里面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感觉有编造的痕迹,有点戏剧的痕迹在里面,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节就宁愿不要”,张杨还是希望《冈仁波齐》能“通过镜头达到像纪录片一样的质感,要有真实感的东西”。

路在脚下,莫问前程,心知道方向在哪

电影中朝圣者们一路行走,无论风雪,从未停下脚步。有观众好奇,在极端的环境中,人该如何坚持和面对。

曾经攀登过珠峰,热爱户外运动的孙冕,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回答了这个问题。孙冕说,讲到人生态度的时候,我们生下来就知道会死,那为什么不好好活着?难道因为死,就不好好活着吗?人生一切困难,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去面对它。在自己和儿子参加了第一届“行走的力量”时,儿子从未有过任何户外经验,在行走的过程中产生了幻觉,“我看他嘴唇发紫,脸也发紫,我说你干嘛?他说我看到山在转,山在摇,其实他那个时候很危险,因为产生幻觉。我说不要看远处,盯着你前面的两里路。他老是问我:老爸,帐篷在哪。我怎么知道帐篷在哪?你越问,心越虚,其实你只要知道你的方向就行,不要总问到底我的目标在哪。电影里藏人磕头2000多公里,目标就是冈仁波齐,有人问吗?没人问,但是每一步都要走好”。

孙冕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更要脚踏实地,“我老是对一些年轻人说,不要好高骛远,你有自己的目标就好,踏踏实实地走,你能走多远就走多远。珠穆朗玛峰,你定这么高的目标,就是走一半也很厉害了,没有什么征服不征服的”。

第六代中坚导演张杨酝酿26年的新作《冈仁波齐》将于6月20日在全国公映:藏历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本片讲述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个普通的藏族人和一个孕妇一起从家出发,磕头2500公里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此行历经生、历经死、历经震撼的西藏四季风光,历经灾难、变故、内心的拷问成长与蜕变,看似波澜壮阔,实则平静至极。本片之前在欧美十余国电影节展映,反响巨大。

影片由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乐视影业(天津)有限公司、云南尚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马灯电影有限公司出品,马灯电影有限公司发行。

关键词:冈仁波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