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影视焦点 > 正文

网友解读《第三度嫌疑人》片名 死刑是第三度凶手?

2018-04-03 10:34:18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有豆瓣网友点评:“是枝裕和走出了自己的安全区,不是温情脉脉的家庭哲理故事,而是拍罪案和法庭博弈。水准上可以和《海街日记》划等号。”从事司法工作30年的法官盛赞影片是“将善恶的相对性表现得最完美的电影。”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犯罪学研究所长王顺安老师表示:“这是一部哲学电影,它提出的问题是辩证的,是关于人性的善与恶,道德与邪恶,正规的司法和人心中的道德审判,给予我们很多的启迪。《第三度嫌疑人》同时也是一部很有趣的社会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上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的转型,和日本进入到后工业社会面对的很多问题,包括企业造假、克扣工资甚至随意开除员工,也让我们看到日本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我强烈建议《第三度嫌疑人》能走进大学,走进法学院,在将来的司法课上,我会把这部影片作为我的影视教材。“

在悬疑故事之下,影片着重表达的依然是对情感和人性的思考,观众中的无数“知音”势必让是枝裕和大感欣慰。有观众认为:“这不是一个悬疑犯罪片,还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罪犯是一个空的“容器”,任不同立场的人放入不同的东西。”“是枝裕和的作品对于社会是愤怒的,但他总会在愤怒变成暴戾肤浅的情绪宣泄之前,转变成更深入地观察了解和共情,愤怒与平和共存的哲学很吸引人。”“最后犯人为保护女孩被判了死刑,这本身就很讽刺,但也让我们觉得,再卑微的人也有想保护的人,这也是一种人性。”还有影迷注意到情感元素的隐藏结构:“第二次看的时候,看出来这是以三对父女为轴讲述的故事,律师重盛与女儿、被杀的父亲与咲江、然后是嫌犯三隅与女儿……让我的心灵受到更强烈震撼。之前打4分,而现在觉得它是5分的作品!”

影片对真相的态度和讲述手法也引发广泛讨论:“可称得上是黑泽明《罗生门》的现代版。”“是枝裕和已经从小津安二郎2.0进化成了小津和黑泽明混合体的2.0。”还有网友感慨:“让世上的关系变得平和的,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关键词:第三度嫌疑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