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之光景国际电影论坛暨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
2017·春之光景国际电影论坛暨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发布会于4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同期发布。该论坛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王军律师团队主办,幸运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新传智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梓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电影的产业化走向及国际电影合作的专业化服务,进而推动全球电影合作发展。
此外,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和幸运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还分别发布了正在筹备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及网络剧项目。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合作的“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也同时启动,双方将探索新的中国电影人才培养路径,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成长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和机遇。
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宋岱、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香港电影发展局委员庄澄、著名电影监制谭芷珊、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联席总裁应旭珺、太合娱乐传媒集团总裁陈聪聪、复兴影视集团执行总经理陶云逸等影视界近400位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一)《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发布,提供实用专业指南
当天,中国第一本对影视法律、商务相关事务进行系统阐述与指引的工具书——《中国影视法律实务与商务宝典》(以下简称《宝典》)正式首布。近年来,随着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影视行业。然而,由于我国在影视领域的法律与商务环境尚不成熟、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参差不齐等原因,影视行业内出现的争议纠纷也明显增多,影视项目风控面临极大挑战。
为了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完善、务实的法律及商务服务,王军律师团队与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司若团队联合撰写了《宝典》,并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宝典》从酝酿到成稿历时两年多,数易其稿。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主体篇、投资收益与财税篇、合同篇、劳动人事篇、IP篇等。书中对立项、制片、版权买卖、融资模式、合拍、分账、艺人维权等多个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军律师团队是国内最优秀的知识产权与文化传媒律师团队之一,在担任乐视控股、新丽传媒、新浪、正午阳光、北京人艺等业内知名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的同时,还成功代理了琼瑶诉于正著作权侵权案、电影《九层妖塔》著作权纠纷案等重大案件,每年为超过60部影视作品提供专项法律支持。《宝典》结合王军律师团队过去10年为逾50家影视文化传媒机构提供的法律顾问服务经验、基于团队的法律服务技能及心得写成,对影视行业企业管理者、财务法务人员、主创人员、行业律师、产业研究人员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指引性。
(二)“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启动,突破国内电影人才缺口
论坛上,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炜哲与伊丽莎白·戴利、庄澄、应旭珺、尹鸿、谭芷珊就华语电影产业升级中的人才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中国电影人才短断的情况非常突出,无法适应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内电影人才教育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嘉宾们认为,当前国内高校电影相关专业的教育固然为学生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学生们毕业后面临的问题往往在于,由于在校期间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经验,难以将经典理论运用于复杂的拍摄过程中。尤其在中国电影工业迅速升级、电影市场高速扩容的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实践经验要求更高,进一步凸显出人才短缺的严重性。
为了探索中国电影人才成长的新路径,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共同发起“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旨在通过中美双方的合作,加强中国电影优秀人才在理论及实际操作双方面的综合训练。据介绍,该计划将重点面向中国电影从业者,并涵盖其他对电影专业技能有学习需求的人士。
众所周知,南加大电影学院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影教育机构,该学院毕业生共累积获得超过30座奥斯卡奖杯,其中包括乔治·卢卡斯、约翰·韦恩等电影大师。“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并不会在国内设置课程,而是将学员送至南加大学习,并为其提供在好莱坞一线实践的机会。据了解,这样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尚属首例。
(三)重磅影视项目发布,大师新作值得期待
论坛上,北京光景映画电影有限公司和幸运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还分别发布了正在筹备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及网络剧项目。
光景映画董事长黄炜哲介绍,目前光景映画的3部重点影片正在紧密筹备阶段,其中由包括《无间道》出品人庄澄担任制片人的动作大片《胜利者》,由《新少林寺》编剧、《陀地驱魔人》监制张志光担任编剧、监制的奇幻喜剧片《奇迹管理局》,以及由《桃姐》编剧陈淑贤担任编剧的女性喜剧片《高小姐》。他表示,3部影片将分别于2018年至2019年期间上映,这些资深电影人的新创作将为观众带来有别于往常的惊喜。
幸运猴影业董事长徐敬豪介绍,该公司的系列网络大电影《皇家特工》和《台疯》,以及网络剧《欲望长安》也即将开机。3个项目的内容皆为原创,并将成为极具市场价值的IP,值得期待。
(四)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启动,推动国际合作落地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电影从业者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然而,面对一个蓬勃却陌生的市场,如何在了解法律和市场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法务、商务、财务、税务、投融资等方面的本土化服务,是一系列现实而棘手的问题。
论坛上,宋岱、庄澄、谭芷珊、王军律师及来自洛杉矶霍金·陆伟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谢丽·杰弗莉、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管理合伙人帕斯卡·达姆科就国际合拍电影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了对话。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电影格局,并为不同国家间的电影合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但是,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与电影行业相关的法律和市场、产业操作惯例差异较大,现实中存在的文化壁垒和对政策的不了解往往让国际合作难以落地,如何让更多海外电影从业人员了解中国电影行业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同时让中国电影从业者更好地了解海外电影行业的具体操作规则,已经成为进一步促进国际电影合作的迫切需求。
论坛发布了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以中国影视产业为链接点的国际服务平台,旨在推动中外合拍落地与项目执行,囊括与中国影视合拍、合作、发行、艺人、版权开发相关的商务、法务、财务、税务及制作等方面的国际服务体系,在协助选择中外合作伙伴、投融资、艺人经纪、商务植入、合理避税、投资收益管控、国际电影节参展推荐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平台正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国际化的专业服务网络,平台的专业合伙人机制也将囊括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最具经验与实务能力的专业服务团队。
2017·春之光景国际电影论坛暨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
二、王军律师专访
1、了解您是中国知识产权与娱乐法领域一位非常资深的领军律师,您认为中国影视发展的前景与挑战在哪里?
王军:首先,中国的影视产业,尤其是电影市场,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电影投资和消费市场,但是连接投资和消费的,并且确保市场具有长期增长性和竞争力的其实恰恰是影视作品本身;如若将它比作一个宝鼎,宝鼎上面镶嵌的明珠是作品本身艺术创作的呈现,同时,商务、法务、财务则呈现出的“三足鼎立”的情形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个影视产业本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相关的商务、财务、法务方面专业化体系的保证是必备的;而且基于影视产业的特征以及产品的创作制作发行的惯例会导致商务问题,法律运营,财务问题的高度集合交织。中国电影市场中的人口红利、院线增长、观影人数和观影次数增长现状都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引人注目的前景,而我们自己在专业服务方面的短板都需亟待的提升和加强,所以我们说,除了技术性服务之外,作品本身的品质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2、您和司若老师主编的《中国影视法律实务和商务宝典》看起来非常详实,是什么促成了这本书的写作与出版?
王军:我自入行做律师开始就关注影视化产业这方面的法律服务,慢慢地从法律方面的知识产权律师过渡为影视文化传媒的行业律师。我们团队每年为50多家影视文化传媒行业的客户和超过60部投资巨大的优秀影视作品提供专项法律服务。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无论是剧本创作、版权购买、主创聘用、投融资、联合摄制、宣传发行还是衍生产品,事实上影视项目和影视公司产品运营的每个环节都有着巨大的法务需求,这些从产业视角来说,可以做产业化的梳理和指引。我们团队在基于过去10年从影视传媒行业中积累的经验和我们的客户在本行业业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融合了解决的通路和法律的实务,在四年前就有想法做一本实务性质的行业指南;恰好在那时,我结识了中国资深电影人、中国电影出版社宋岱社长,我们当时交流了很多对于影视传媒领域的看法,提到我们团队想要做一本行业指南的想法之后,我们一拍即合;我们的联合主编司若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的副院长,在影视风控方面有专门的团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市场的研究,因此,这样一本宝典就应运而生了。
我觉得,在目前高度繁荣但又充满法律和商业风险的行业中确实需要这样一本关于行业的规范运营,商务的防控和权益保障的指南。在过去的两年TA娱乐法团队司若老师团队经历了无数的不眠之夜,经过反复的修订、讨论和完善形成了定稿,今天在2017·春之光景国际电影论坛暨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发布上发布,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们也深知这本书中当中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地论证,甚至存在个别团队在自身理解上的缺陷和瑕疵,有待完善,因此我们计划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每三年进行一次内容修订,希望这本书能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针对性调整。
3、注意到您服务了中国影视产业非常有竞争力的一些影视制作单位与互联网企业,能谈一些和这些企业合作的感受吗?
王军:任何一个产业从市场竞争格局来说都是一个金字塔式结构,塔尖的领军企业和垄断性企业,对于带动该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会起到标志性和示范性带动效用。
我们非常荣幸地看到,我们服务的影视传媒公司和互联网传媒企业都属于影视行业的塔尖机构,他们在投资、制作、知识产权管理、宣传发行方面的商务经验和项目制作能力可以使我们的法律服务效果得以更优化的体现。
就全球而言,中国的互联网文化传媒企业,他们的资本运营能力、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以及泛娱乐、全媒体的战略对于律师的工作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挑战。
有关于相关业务或者项目本身的法律风险防控、政策风险评估、商业模式设计、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我们TA的服务与客户均进行了紧密的沟通与服务。应该说,越是有竞争力的影视和互联网传媒企业,他们对于专业化的法务需求越旺盛和迫切。对应地,在市场竞争当中,他们也比其他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能谈谈您的TA娱乐法团队吗?
王军:TA团队是一支中国领先的影视娱乐传媒法律服务提供团队,我们具有很强的彼此协作研究精神,我们不仅仅追求解决个案中的需求,更是寻求处理的规则和效果和它对于行业的引领性变化。总结为一句话就是“We don’t practice IP and ENTERTAINMENT law, we helpShape it!”
我们以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化为定位,通过高效和紧密的团队合作,不断地追求卓越,专注于法律服务品质和细节的完美。我们团队代理过多起具有开创性与标杆意义的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案件,在文化传媒行业法律服务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客户群体,其中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欧洲、美国韩国以及其他地区顶尖的传媒机构以及艺人等。
5、感觉你们的“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很有创新性,请问是什么让您有了这个想法呢?
王军:得益于中国影视市场对全球的巨大吸引力,我有幸每年应邀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并进行中国电影市场制度及合拍发行的主题演讲,其中包括美国电影市场、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在这过程中我注意到,国外电影人对于中国影视市场的好奇和陌生是相伴相随的,他们希望更好的了解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投资环境、项目制作类型、宣传发行市场方面的变化,也希望和中国的电影人进行电影项目的合拍;同时,中国电影想要“走出去”,如进行国际协拍发行,参加国际影视展等。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税务、保险、完片等细节方面的专业技术问题也会相伴而来,这些专业技术问题不单是从律师团队和法务视角上可以解决的。
目前,中外合拍的影视项目方面近几年没有特别成功的先例,除了电影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内容存在瑕疵之外,中外电影人还存在工作习惯、法律对接及市场认知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果可以有一个国际性影视项目的服务平台来连接中国电影市场和全球电影人,为中外双方的国际影视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技术服务方面提供对应性的支持,从而有效解决在对接和认知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使得优秀的项目找到合适的对接公司,解决专业方面的需求。
6、您现在从专业律师跨界做电影的联合制片人,做IESP的主席,是准备转行了吗?
王军:我认为“跨界”一词是非常准确的,但是我想我最珍视的是作为一名专业律师的身份和标签。我们知道,与中国电影行业不同的是,好莱坞很多有名的制片人和CEO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法律背景,他们在影视项目的把控方面比中国的电影行业人更加理性规范。事实上,我的这种适度的跨界将从更务实的角度为我们服务和参与电影市场带来更加宽阔的视野。比如,电影《胜利者》项目,制片人是资深的香港庄澄先生,他曾经制作的《无间道》系列成为香港电影史上非常杰出的作品,他资历、经验、眼界方面的丰富和远见将对我们这些作为联合制片人界的新人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我们在这个方面也更会向大师学习。有关IESP,它会是一个与影视相关的各类专业服务的聚合平台,这个平台上会汇聚最顶尖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我想我作为主席,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身份,平台的运营和服务功能是要靠平台本身以及职业经理人的服务机制以及平台的国际合伙人专业合伙人的共同努力。
三、光景映画董事长黄炜哲专访
1、光景映画这次发布的电影项目集中了一批在业内非常有经验的制作人和创作者,您认为这些项目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
黄炜哲:我认为电影的核心价值是在于故事,而光景映画的所有合作伙伴,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故事先行。而有经验的制作人则是我们将好故事展现在大银幕上的质量保证。我举几个今天发布的项目来当例子。我们对《胜利者》的期待不是一部简单的动作大片,除了故事扎实、视效惊艳以外,它还会是一部直刺人心,对人性进行深入探讨的电影;而《奇迹管理局》将突破观众对喜剧片一般的认知,会透过情节表现出打动人心的温情与幽默,也是华语电影市场中比较少见的作品。
2、内地电影行业存在非常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许多业内企业都在香港寻求合作伙伴,您是怎么让这些经验丰富的电影人选择光景映画的?
黄炜哲:过去四年,其实我们不止在大陆和港台寻找人才,我们在美国、欧洲等地也都很积极的在寻找创作型和技术型的合作伙伴。至于是怎么让这些经验丰富的电影人选择光景映画的,我觉得是信仰,大家对电影的共同信仰帮助光景映画吸引了这些优秀的电影人。而这四年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经得起大家的考验,我想这可能也是越来越多人加入光景映画的另外一个原因吧。
3、目前这些项目都已经推进到什么阶段?
黄炜哲:《胜利者》和《奇迹管理局》,都已经进入筹备期,而陈淑贤老师的《高小姐》在一年的纠结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共同认同的创作方向,也已经进入剧本阶段。
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电影公司关注这三个项目?
黄炜哲:这三个故事都是在我们心中酝酿很久的,也做过非常深度的资料搜集,久经打磨以后才决定要拍的,我非常感谢业界同仁对这三个项目的关注,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这三部电影都是定位很清晰的商业类型片;另一方面,这三个故事的题材应该也没有在华语电影市场中出现过。
5、光景映画和南加大电影学院联合发布的“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的合作初衷是什么?
黄炜哲:简单的说,就是为了突破国内电影人才瓶颈,尝试着探索出中国电影人才成长的新路径。随着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的人才储备无法适应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需求,这也是业界共识。
尤其在中国电影工业迅速升级、电影市场高速扩容的背景下,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进一步凸显出人才短缺的严重性,这也是光景映画过去四年不断面临的困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往直前,希望“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能为中国电影出一份力。
6、与国内已有的电影人才培训项目相比,这个项目有什么不同?
黄炜哲:本项目旨在通过中美双方的合作,加强中国电影优秀人才在理论及实际操作双方面的综合训练,将重点面向中国电影从业者,并涵盖其他对电影专业技能有学习需求的人士。众所周知,南加大电影学院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电影教育机构。“电影专业人才升级计划”并不会在国内设置课程,而是把学员送往南加大电影学院进行学习,并为其提供在好莱坞一线实践的机会。据我所知,这样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尚属首例。
2017·春之光景国际电影论坛暨CATHAY IESP国际影视服务平台
四、南加大电影学院院长戴利专访
1、南加大电影学院在电影人才方面有哪些特别的经验和优势?
戴利:南加大位于洛杉矶,处于好莱坞影视产业的核心位置,我们的教师很专业,并会安排导师带领学生进入业界实习,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南加大聘请教师以能力而非学历为考量,我们对学生的考评,考试成绩也只是标准之一。南加大开发了一套同时着眼于理论和实践的课程体系,并且还拥有一个非常优秀且积极、活跃的校友会。
2、美国电影人才培养与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区别在哪里?分别对两国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影响?
戴利:我不是华人培训领域的专家,但我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培训模式。中国电影产业似乎缺乏具有强大制片能力的人才,也需要培养更多的电影艺术和技术人才,来提高本地电影制作的质量,并使中国的电影制作团队能够与国际团队更加顺畅的合作。
3、南加大电影学院在全球有哪些电影人才继续教育的合作项目?这些合作项目具体有哪些成效?
戴利:我们相信每个地方的影视产业都具有其文化特色,应当创作出其独有的接地气的故事。对于那些影视教学机构或是影视公司来说,我们扮演着顾问的角色,提供了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并专注于影视产品的制作技术。我们期望能集中当地的创意人才,让他们能够把自己文化的故事说给全世界的观众听。
透过这些多样化并强调美国在实际制作影视作品上所应用的编剧及导演技术的课程,我们相信这些上过我们课的学生在运用这些新的技术工具来完成自己专业工作的同时,将会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其他的工作伙伴,从而将所学延伸到更大的圈子。
4、南加大电影学院为什么有兴趣与光景映画合作?
戴利:在和光景映画初次会面的讨论中,我们对于他们的目标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培养出一批对于国际和本土制片工作都得心应手的电影人才,光景映画非常清楚市场上对于训练有素的幕后人员以及专业制片人员的需求。
5.、您如何理解片场实际操作经验对电影人才成长的重要性?南加大将为这个和光景合作项目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实际操作机会?
戴利:我们会贯彻手把手的训练模式,并且将其融合进我们为光景映画设计的项目里。影视不能只靠纸上谈兵,电影的生产管理跟制片工作要求从业者对整个影视生产过程具备完整的认知。我们的指导教师都是在职电影从业人员,他们有足够的能力结合理论和实践,他们同样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制作电影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
6、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国电影人才状况?此次合作将为中国电影人才结构和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什么变化?预计在多长时间可以见到实际效果?
戴利:中国有非常多可塑之才,但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电影制作当中,以此来了解实际创作电影的过程。适当的培训可以带来显著的回报,这件事在当代中国尤为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在中国进行拍摄,台前幕后的工作都需要新一代杰出的中国电影人来完成。
7、您如何评价中国电影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有何期待?
戴利:我很高兴能看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相信会有非常光明的未来。这个市场需要培养新一批真正热衷于电影并且能够精通开发、制作、宣发、营销等电影各环节的制片人。虽然资金投入很重要,但是真正了解电影知识,具备创意的制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