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
凤凰网娱乐讯(文/马鹏程) 作为土耳其移民后代的德国导演法提赫·阿金在今年戛纳电影节正式展映的最后一天大放异彩,影片聚焦于土耳其移民后代和近年来欧洲新纳粹主义的复兴,而国外媒体也将在这部电影视为本届戛纳电影节的最大黑马。
Katja一家居住在汉堡的土耳其移民社区,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夺去了Katja丈夫和她女儿的生命。随着调查的展开,调查人员慢慢发现,这场爆炸是一对持极端民族主义立场的德国年轻情侣所为。法庭戏是影片最大的亮点,然而得益于证据不足,这对年轻情侣被无罪释放,Katja也从此走上了一条报仇之路。
从《人生的另一边》开始,法提赫·阿金就开始关注于移民题材的创作,《凭空而来》更是结合了近些年来欧洲极右势力的复兴,通过两次爆炸案来反制将移民和恐怖分子混淆的刻板印象。
影片首先质疑了极右派组织利用合法的外壳来掩盖自己新纳粹主义的实质。实施爆炸的年轻情侣曾经加入的极右派组织如今已经成为了合法的政党,法提赫·阿金的电影对这一类政党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近些年来,极右势力在欧洲兴起,这其中的绝大多数政党是合法的,比如德国的国家民主党和法国的国民阵线。影片以这对年轻情侣实施的恐怖爆炸来比喻极右翼组织合法的存在如同一枚定时炸弹,展现了这种绥靖政策所带来的危害。在接下来的法庭戏中,Katja夫妇曾经参与贩毒的过往让他们成为了年轻情侣律师手中的杀手锏。警察曾在Katja家中搜出毒品,而Katja也承认了自己曾吸食毒品的事实。也正是Katja吸毒的经历成为了法庭戏中辩论的焦点,才使得年轻情侣被无罪释放。在这里,可以引起我们反思的是作为弱势一方的移民群体在司法面前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而最后一幕则展现了Katja报仇的过程,在希腊的沙滩上,她独身一人背着炸弹走向年轻情侣的房车,并将其引爆。前两幕的压力最终也在这里爆发。
Katja的反击其实是面对仇恨和暴力的以暴制暴,而僵化的司法体制和传媒的刻板印象则是压倒Katja理智的最后稻草。在影片的最开始,Katja家的爆炸一度被解读为是移民身份的恐怖分子所制造的恐怖袭击,而这样的电视画面无疑又是对已经失去家庭的Katja的二次伤害。电影中的两次爆炸说明了“仇恨”的恐怖,第一次爆炸是因为极右派对于移民群体的仇恨,而第二次爆炸则是积蓄已久的仇恨的反击。电影中没有恐怖分子,两次爆炸都是因为仇恨,而制造这种仇恨和族群之间的撕裂恰巧是恐怖集团的目的。影片所展现的是一个陷入族群仇恨的社会将会遭受的结果,两次爆炸是对于当下欧洲社会的警示。相比于恐怖分子本身,更加恐怖的是“仇恨”,这是导演对于当下欧洲的担忧,同时也是欧洲民众需要面对的抉择。
《凭空而来》将“人道主义”放在了最高的位置,它直面于移民群体本身去反思正面临难民危机和恐怖威胁的欧洲。
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