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签署以来涌现《湄公河行动》等许多优秀的合拍片
中国经济网讯 谈起香港电影,那是70后、80后的年代回忆,也是90后闲暇时怀念的“光辉岁月”。应该说,曾经的香港电影伴随一代代人走过青葱岁月。作为华语电影重要的一部分,香港回归的二十年里,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几经沉浮,再度涅槃重生。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香港电影事业里既有开放的视野与市场空间,又有精神与价值的回归。
“CEPA”一下开了个口子
从此香港电影不再受引进片配额限制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2004年协议正式生效。自此港产片将不再受到20部引进大片的限制,而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电影也将可以作为内地电影进行宣传和放映,电影出品方的分账比例也提高到了35%左右。
而这,也成为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CEPA签订之时,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曾表示,CEPA的意义就在于带动香港电影市场和内地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带动两地电影人的共同提高,提高华语电影的整体水平,最终把中国电影品牌打到世界上去,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
2008年,CEPA陆续就香港电影签署了补充协议,包括允许合拍电影在香港制作,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投资电影院等等。两地电影人合拍电影的热潮也才真正开启,合拍片迎来2.0时代。自此大批内地、香港合拍片开始涌现。
纵观当下影视合拍市场,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一直是合拍片中的主流。这既是内地给了香港机会,也是香港凭借自身多年的影业积累为内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内地商业电影的崛起,带动了内地电影市场与产业规模的发展。值得回味的是,CEPA签署的那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只有10.1亿元,2016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457.12亿,单单内地香港合拍片票房前6的电影作品票房总额就达79.33亿元。
优秀香港影人“北上”
内地渐成主战场
内地电影导演黄建新这样说,“因为有了民营公司的投资,真正的合作投资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香港要来,大量的中国内地公司去香港找导演、找编剧。香港有了好的题材到大陆找投资,这种互动就开始了。”而以快速反应和商业运作为优势的香港电影,在最初北上的几年也在经历大浪淘沙式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