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电视剧场 > 正文

《中国式相亲》节目意义 两代沟通看百态众生(1)

2017-01-12 14:18:36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中国式相亲》节目意义 两代沟通看百态众生

中国式相亲》父母、孩子同台的全新相亲模式,一经播出便引起各方评论热议,国内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女性作家苏岑、黄佟佟、十二,评论作家韩松落等各方专家就父母参与的节目形式、内涵作出分析,认为父母参与的严肃性提升了相亲的成功率,认为节目作为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一个平台展示出众生百态,实现两代人的沟通,引起对现有问题的反思和探讨。

父母参与反映我国婚恋现状 生动有趣

父母参与相亲是节目的最大特色,也一度引起“包办婚姻复苏”的质疑。社会学家李银河在回答网友关于《中国式相亲》提问时表示:“节目确实非常好看,名字起得好,确实是‘中国式’,社会学把人们决定分四种模式,第一种:完全由父母决定,不征求子女意见,也就是传统婚姻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二种是以父母意见为主,征求子女意见;第三种是以子女的意见为主,征求父母意见;第四种就是完全由子女单独决定,不征求父母意见,咱们中国实际上是在从这个传统向现代一点一点在过渡的趋势,节目非常的生动、有趣、自然,而且就反映我们现在的现状。”

从节目的实际呈现看,其实处在李银河表示的第三种模式,节目在最终还是由子女自己作出选择决定,甚至在过程中父母们也是在子女的指挥下进行争取。女性情感作家苏岑表示:父母的恰当参与,才是成功的保障。“正宗的包办婚姻那是父母与父母之间的对话,子女根本没有掺言的资格。这个相亲节目里,却让姑娘们站到了“公婆”对面,它更像是她时代里的婚姻新特色,是女人在婚姻中主动意识再度升级的表现。年轻人的婚姻并不是反对父母参与的,就如同《中国式相亲》的牵手率之高,几乎超过其他所有同类型相亲节目。”

最有效的盲选: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节目中,嘉宾上台首先与对方直面交流,父母的言谈举止将成为相亲时嘉宾选择的重要参考。当代作家韩松落以首期“男选女”模式为例:“在选择过程中,女嘉宾其实根本没有见到男嘉宾本人,只看到了他们的简单资料和照片,她们见到的,是男嘉宾的父母,她们是根据男嘉宾父母的状态,来判断男方的性格、素养和家教,并进行双向选择。直到她们做出了选择,男嘉宾才真正亮相,和她对话和牵手。这近乎盲选,但却是最有效的盲选。因为,那些男嘉宾的性格和素养,和他们的父母亲是有因果关系的,和他们父母表现出来的性格素养环环相扣,父母怎样,儿子就怎样,差不到哪里去。例如那对蒙古父母,他们霍达开朗,他们的儿子,也自信平和、不骄不躁,和别的男嘉宾一起等候在小黑屋的时候,看到场上的女嘉宾,也并没有发表出格言论,没对她们品头论足。”苏岑也认同双亲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影子:“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大致可以看到几十年后子女的形状。——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学识眼界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有些根深于性情之内的习惯,却牢牢的是被原始家庭种植进去的。”

透过婚恋展示百态众生

《中国式相亲》首期播出后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节目中子女家长观念的冲突,节目中所包含的“百态众生”,让观众感到真实。对此,当代作家韩松落表示:“这可能是颠倒了因果关系,比如巨婴不是因为相亲节目才出现的,也必然是因为现实中有这种现象,我们才能有如此强烈的代入感。相亲节目,不过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人性的博弈里,最有趣最微妙的部分,这个节目把这些都展示出来了。”女性作家黄佟佟也认可节目的社会意义:“只有看了《中国式相亲》,你才会深刻明白良好的原生家庭、民主平等的父母、融洽的家庭气氛才能培养出堪当丈夫的好男孩,你才会理解中国大城市里的优秀女性为什么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愿意结婚。正因为要有这样的节目存在,你才会去讨论,进而,才会有反思。”

关键词:中国式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