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星光灿烂 > 明星新闻 > 正文

这部电影教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完全道德的炙烤

2017-02-16 16:57:07      参与评论()人

影片上来引用了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一句话,译成“真理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有之,译成“战争中第一个倒下的是真理”亦有之。故事开宗明义,无论后来的叙述如何九转回肠,真理都将在这场弹指间的战事中倒下。那么什么真理?在这个无解的战争方程中,肯尼亚无辜小女孩阿丽亚的生,就是最大的真理。

影片借取了伦理学领域著名的“电车悖论”来结构故事,在殃及无辜的阿丽亚和一触即发的自杀性恐怖袭击之间,决策者必须做出一个不完全道德的选择。世界上最经典的伦理学思想实验被放到一个真实可触的实战案列中时,我们突然发现,哪怕我们再为这个无解方程探讨上若干世纪,我们依旧无法实现心灵的软着陆。

影片虽非滴水不漏,但它却以全息视角,从战争的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民族的道德伦理的等等各方面,把我们可能的突破口和退路都堵得妥妥的。如果你是“天空之眼”的决策者,势必权衡再三,尽量做到无留遗后,然而面前只有两条轨道可循,要么给无辜小女孩带来附带伤害,要么眼睁睁看着自杀性袭击给更多人带来伤害。前者不仅可以阻止袭击发生,还可以永绝东非2、4、5号人物的后患,但同时也有可能因为一段附带伤害的视频,引发另一场革命或说浩劫,让所谓正义一方输掉整个宣传战争。后者也许可以赢得舆论的筹码,然纵容一场可以阻止的劫难发生,其罪过同样不亚于前者,且一旦让追踪六年的关键人物消失,隐患不可估量。这就像是一把无柄的刀子,怎么握都要自伤。

在这个左右都不完全道德的选择命题中,大多人选择了站在同情小女孩的视角,对片中各色政客展开批评,这些人看似不自觉地站在了“电车悖论”中的原轨道上,即默认电车去撞死轨道上的更多人,实则不尽然。影片对“电车悖论”有所借取,实际案例上又有所不同。“电车悖论”中的伤害是必然发生的,两条轨道是都被疯子绑上人,只是一个和五个的区别,而《天空之眼》中只有小女孩的附带伤害是必然发生的,哪怕被强行降至45%,自杀性袭击只是潜在威胁,80人的伤害也是个估值。编剧完全可以再狠一点, 让“天空之眼”发现对方的袭击计划和袭击目标,然而没有,对于恐怖分子的追踪仅只到穿炸弹背心和录制视频为止,然后一切陷入断电的悬疑与未知,其实这招更狠。

在各种复杂的纠结中,影片适当地给观众留下了情绪出口。无论一众政客如何自欺欺人地博弈,他们都奔着攻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一目标而去,所涉探讨,不论是战争还是政治的,抑或是法律和伦理的,哪怕山路九转回肠,最后都要奔着导弹发射这个目标而去。政客们的功利主义成为观众摆脱“电车悖论”束缚,寻球批评宣泄之情绪出口的关键所在。当然,对于理性的看客来说,深谙此中的评判是无力的,指责政客的功利主义也好,攻击骑墙派的左右逢源也罢,只因我们都不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是那个决策者,恐怕最想选择选择就是放弃选择,让别人去扮演那个决定他人生死的“上帝”。个人以为片中最为残酷的是两个“天空之眼”的菜鸟操作员,一度让我误以为那是一道柔软的“上帝之光”,最后却依旧没能摆脱“刽子手”的宿命。

《天空之眼》所展开的探讨,既有《十二怒汉》式的全息性,也有《拯救大兵瑞恩》式的开放性,其叙事刚好是两者的结合,既有决胜千里之外的纸上谈兵,亦有远端战场的微观察。全片除了最后的爆炸,仅有肯尼亚特工被追击的一场戏与战争或说动作有关,并非什么战争大片,影片依靠的是某种可以谓之为政论体的全息探讨捏合故事,而悬疑性成为全篇叙事张力所在。片中的军人做出了他们该做或所能做出的选择,但议题的探索性却是开放的,说它是基于“电车悖论”也好,延伸“战争悖论”也罢,探讨的本身远比结论来得有意义。毕竟,在更加开放的自媒体时代,学会理性地面对不完全道德的炙烤,也是我们当代人的一项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