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星光灿烂 > 明星新闻 > 正文

从《黑猫警长》到《大鱼海棠》—中国动画走向改革开放的40年

2018-06-01 08:58:2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特稿:从《黑猫警长》到《大鱼海棠》——中国动画走向改革开放的40年

新华社记者丁宜 凌朔

四合院里,大槐树下,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一集几分钟的国产动画片,能吸引一整条胡同的孩子们……上世纪70年代末那些定格在人们生活里的画面,被动画片的简单线条和单调色块调和成最斑斓的时代记忆。

时光荏苒,那些孩子们如今已步入中年。而承载了几代人童年回忆的那些动画形象,从计划模式切换到市场驱动,从偶有亮色到集体出海,从拿来主义到走遍全球。它们和许多弄潮儿一样,在开放浪潮中摸爬滚打,汲取智慧,不断前行,谱写一段40年动画史。

“小蝌蚪”不找妈妈找市场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动画英雄。60后程女士忘不了找妈妈的小蝌蚪;70后李先生偏爱大闹天宫的孙悟空;80后“辣妈”张女士喜欢三个和尚;90后小刘曾梦想当黑猫警长;00后男孩乐乐痴迷于智斗灰太狼的喜羊羊……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生产了一批优秀动画作品,在世界动画电影市场形成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国电影动画流派。其中,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法国阿讷西国际动画电影节短片特别奖。而《大闹天宫》则被外媒评价为“完美地呈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那时候,无论小蝌蚪还是孙悟空,画什么、怎么画,都是计划经济说了算。改革开放取消“统购统销”后,小蝌蚪需要自己寻找的不再是妈妈,而是市场;金箍棒再厉害,也不得不接受票房这个紧箍咒的牵引。

“伴随中国电影整体走向市场化,中国动画电影也以不可逆之势迈向市场化。”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较长一段时间阵痛,随着中国对动画电影的重视、广大创作人才集聚,中国动画电影近年来出现新的积极变化。他期待未来通过市场化手段有针对性地提升中国动画企业的自身能力,推动中国动画电影更公平、更高效、更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