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一个属于电影从业者的梦幻之地。这一次知乎跨越线上和线下的距离为热爱电影的人呈现了一场不同的电影盛宴。无论是知乎圆桌线上讨论还是亲赴戛纳对话法国名导,不再追逐八千公里外影节宫前的红毯与闪光灯,与花边新闻,而是用一次立体连接方式,让更多用户有机会深度对话电影,致敬戛纳70周年。
(知乎戛纳电影论坛)
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社交平台,已有近1600万知乎注册用户关注了电影话题,由此衍生的海量电影话题内容更在线上得到了充分的讨论与发酵,参考百度指数,知乎已然成为最热门的电影讨论平台。大批电影从业者在这里分享创作过程:导演介绍剧组的工作流程、美术指导来讨论布景的细节设计,演员以亲身经历讲述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不同之处,场记来告诉我们打板在一部电影的制作中意味着什么。在知乎,他们不是电影完结之后匆匆流过的字幕,也不是被注意力经济过度包装的文化符号,而是术业有专攻的创作者、工作者。例如,一场《星球大战》的圆桌就曾引起知乎用户长时间地评论及分享,有星战爱好者贴心地告诉你星战系列的观影顺序,还有Lucasfilm的主创来讲解电影拍摄计划、取景地、特效制作甚至光剑使用指南等等。此次,有网友听闻知乎要在戛纳开线下论坛,即便远在都灵也申请要到现场。
而5月19日当天,戛纳知乎论坛如期而至。与其它活动不同,此次论坛的议题完全来自喜爱电影的知乎用户,就连论坛的主题——《电影与观众到底有多远?》也是知乎关于电影的诸多热议话题之一。而这些充满好奇心与热度的议题由知乎传递给论坛嘉宾后,不仅为嘉宾们提供了充分的谈论基础,更能通过线上方式给予知友们更多反馈。
(张译担任上半场主持人)
作为知乎用户,演员张译开场便谈到了知乎举办电影论坛的意义。“戛纳知乎论坛,是想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探讨电影和观众的关系,促进中国电影的思考和进步。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知乎的电影论坛当中”。在与两位导演交流后,张译难掩钦佩,“观众所以喜欢穆勒、李睿珺导演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独特的性格、对电影的独特审美,向他们对电影执着的热爱致敬。”r7e南阳网_南阳事网
一直以来,知乎提供了一个桥梁,让用户可以与喜欢的演员、导演进行直接交流,他们不再是屏幕中的画面,而成为与自己聊电影的‘网友’。嘉宾们针对知乎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如何面对观众对电影的批判”,李睿珺心态淡然,“有批评和表扬都很正常,就像开一个川菜馆,作为厨子做出自己的味道,真诚地款待观众就够了,一个作品永远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喜欢。”张译则觉得演员可以在批判中成长,“观众认为我演的什么都不对,那我必须好好反思,是不是还要再做这个川菜的厨子,可能我要改湘菜”。而对于论坛主题“电影与观众究竟有多远”,李睿珺则表示“电影永远是跟观众是互为一体的,没有观众,电影就没有生命。
(穆勒、李睿珺、张译合影)
另据了解,四位论坛嘉宾除了线下也会持续在线上与用户展开互动,而所有入围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影片,以及诸多子话题也将纳入知乎用户的热烈讨论中。如本届戛纳应该关注哪些影片?如何看待开幕影片《伊斯梅尔的幽魂》?本届戛纳有哪些意外的惊喜……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知乎找到答案。
通过其他渠道难以理清的专业内容,在知乎却是唾手可得。这种深厚的电影话题发酵基础,不仅使知乎真正拉近了电影人以及电影本身与观众的距离,更让它悄然成为了国内互联网电影话题深度讨论第一平台。“在这个电影为上的地方”,正如贾樟柯导演在知乎的专栏文章《戛纳,我们为什么要来?》中所表达的:“我愿意在一个尊敬电影的地方失败,也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成功。”
的确,像贾樟柯一样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势必需要一个直通内心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讲,知乎与戛纳的确有着不少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