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葡挞乃当地出名特色小食,将葡式蛋挞成功推广的,是英国人Andrew Stow,他在葡萄牙吃到里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传统点心Pasteis de Nata后,决定在传统食谱上加进自己的创意,于是1989年在路环岛开设安德鲁饼店,用猪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式的糕点做法,创作出广受欢迎的葡式蛋挞。
想到澳门美食,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葡挞。由于葡挞实在太出名了,几乎会做葡国餐的餐厅都有出品,而且水准不俗。小小的蛋挞做法绝不简单。每款挞各有特色,如椰汁鲜奶蛋挞,椰汁味与鲜奶味配合得恰到好处;款款酥皮松脆,中间的部分香滑柔软,口感一流。
名称由来
最早的葡式蛋挞来自英国人Andrew Stow,他在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吃到里斯本附近城市Belem的传统点心Pasteis de
Nata后,决定在传统食谱上加进自己的创意,于是1989年在澳门路环岛开设安德鲁饼店,用猪油、面粉、水和蛋,以及英国式的糕点做法,创作出广受欢迎的葡式蛋挞。
蛋挞发展历程
Laura Mason在《Traditional Foods of Britain》提出,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有指蛋挞亦是中国17世纪的满汉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纵然蛋挞深受香港人欢迎,但在香港历史尚很短。据业余香港历史学者吴昊考证,1920年代的广州,各大百货公司竞争激烈,为了吸引顾客,百货公司的厨师每周都会设计一款"星期美点"作招徕,蛋挞正是这时候在广州出现。
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香港地道的蛋挞以挞皮分类,主要分为牛油蛋挞和酥皮蛋挞两种:
牛油蛋挞挞皮比较光滑和完整,好像一块盆状的饼干,有一阵牛油
香味,类似西点常用之馅批底皮(Pie Crust),口感像曲奇一样,所以又有曲奇皮之称。
3外来工子女升学通道在哪? 2读公校入学有门槛 1外地生幼升小困难重重 外来工子女上学,可以选择公办学校,也可留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但由于公办学校学位有限而报名者众,每年都有许多家长因此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