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M1939式高射炮实战表现还是相当不错,取得了不少战果,因此我们在1954年开始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进行仿制,命名为55式37毫米高射炮,是我军第一批仿制的18种兵器之一,在上世纪60、70年代曾大量装备我军步兵师属高炮营、高射炮兵团,装备的部队达到了101个高射炮营,装备总数超过了1000门。
相对而言,虽然F4U“海盗”和M1939式都是二战时期出现的武器,但到了朝鲜战争,依然还不错落后。这两款武器如果进行对决,可以说是难分伯仲,具体要看在战斗中具体如何运用,将自己的武器性能尽可能发挥出来。如果是在夜间,那么无疑是F4U-5N型夜间战斗机占有较大优势,毕竟夜航战斗机有雷达,而高射炮还是要靠目视,在黑夜中,自然人眼肯定不上雷达。所以在影片之,逼得志愿军的高射炮班自己点起火,来吸引美军飞机,不惜以同归于尽的战法和美军的飞机进行生死搏杀!
当然,片中志愿军只有两门高射炮,炮弹也不多。如果是两门高射炮对两架“海盗”,应该说高射炮是很难有胜算的。通常高射炮一定会以数量组成交叉火力网,以数量优势来弥补机动性、空间上的劣势。而且既然金刚川浮桥如此重要,怎么不多派高射炮来保护?
而且,志愿军的高射炮部队也几乎没有这样只配置两门高射炮来掩护一座重要桥梁的。通常情况下,志愿军高射炮部队师以独立高炮营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每个高炮营由2个各装备6门高射炮的高炮连和1个装备12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的高机连组成,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相互协同,在火力上形成衔接和互补。最低限度,或者受地形限制无法展开高炮营,那么至少也要以高炮连为单位,因为只有在高炮连才有对空侦测和监控装备,可以计算射击诸元,没有这些观瞄技术装备,那么高炮就成了瞎子,别说两门,就是二十门,都只是一堆废铁。如果是需要夜间作战,还要有探照灯部队配合。而在《金刚川》里,就是两门孤单单的两门高射炮,既没有观瞄装备,也没有高射机枪,探照灯也没有,这显然和真实情况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