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娱乐
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正文

杨苡去世 杨苡有几个孩子?先生是谁?

杨苡去世 杨苡有几个孩子?先生是谁?
2023-01-28 14:41:06
张颂文风波后续:重回剧组获欢迎 爆料人道歉09:01

杨苡去世

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于1月27日晚去世,享年103岁。1919年,杨苡在天津一个大家族出生,祖辈上有四位在晚清时考上翰林,父亲杨毓璋是民国时期天津中国银行首任行长。她的哥哥杨宪益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姐夫罗沛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是第一个将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以《呼啸山庄》之名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她的先生赵瑞蕻也是中国翻译《红与黑》的第一人。

2022年,杨先生口述、南京大学教授余斌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由译林出版社推出。这是杨先生目前唯一的口述自传。她说:“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杨苡有几个孩子?先生是谁?

杨家大姐杨蕴如被妹妹们称为大公主,这绰号自有来由。杨蕴如是杨毓璋正妻生的女儿,过去大家族的观念,嫡出本就尊贵,何况杨蕴如是千顷地一棵苗,她母亲怀了8胎,活下来的就是她和老二。老二后来没长到成年。母亲对她百依百顺,养成了她的公主脾气。她念书只读了小学,后来进中西女校,学校自有规矩,她自然受不了,念了几天,就不念了。

杨父对大女儿的缺点洞如烛火,遗书中特别交代让她好好念书,否则不许出去,不能嫁人,关在家里,一辈子穿布衣,带发修行。可惜这番良心良苦,大太太不能体会,杨父死后,大公主继续被溺爱娇纵。

大公主的第一桩婚姻,也算门当户对情投意合,至少大公主本人是满意的。男方孙家是天津八大家之一,丈夫是南开大学商学院毕业,在银行做事。从家族到个人都无可挑剔,男女双方经人介绍,互换照片,定亲后彼此书信往来。

这样的婚事按理来说总该夫妻美满,至少得美满一阵子吧?

没想到婚姻一开头就出了岔子,杨蕴如就像张爱玲小说中《沉香屑第二炉香》的愫细一样,对性完全无知,结婚几天后回门,就再也不肯回孙家了。这位大小姐虽然平时会看一些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看《半月》、《红玫瑰》等杂志,但对男女关系的想象是纯柏拉图的。大太太对女儿也全无这方面的教育。

新婚之夜突兀的性生活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百般劝解也无用。

一桩世人眼中的良配就此无缘,双方只能登报离婚。

离婚后的她在家无所事事,三妹杨敏如考上燕大的刺激又让她开启了一段读书生涯,她到燕大去当旁听生了。

住宿舍的苦自然是吃不了的,住叔叔家也嫌不够舒服,最后在香山租了房子,包了小汽车,课没上多少,书还是念不进去,不过与文化人打交道的经历毕竟多了。同学请周作人、沈从文来校做讲座,她很高兴借出了汽车,人前人后参与活动。

在校园里转来转去,她待人也客气了。有钱,彬彬有礼,这让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段婚姻。

她和一个广东男生在香山同居,这个男生热烈追她,也让她克服了对性的恐惧,后来结了婚。这男生虽然图大公主的钱,不过燕京大学毕业,也是小康之家,婚姻未尝不可以经营好。可是她带到广东的男用人小田,起了异心,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大公主也上了当,不仅离婚,还离得很难看,告上了法庭。

大公主大笔的嫁妆只剩了几万块,还被佣人小田威胁。最后是娘家派人善后,接她回家。

大公主自此崩溃,半疯癫地度过此后余生。

她母亲去世,杨家其他人散居各地,弟妹对她并无情分,只尽义务而已。她留在天津,找了过去丫头的婆婆伺候,也有老仆潘叔,杨宪益按月寄生活费和其他费用,不过无人监管,死状非常凄惨。

杨父临终希望这个女儿多读书的苦心终究被辜负了。

02早早离世的温柔杨二姐

与杨蕴如同母所出的杨二姐像极了凤姐那句:“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样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杨大姐有多跋扈,杨二姐就有多温柔。

杨二姐是一个典型的旧式闺秀,说话轻声细语,安安静静的呆在家里,跟着老夫子念书。她其实也向往外面的学校,不过不会撒娇任性的她从不开口提出自己的要求。一直到16岁那年死亡,她始终安安静静地呆在家里。

这样安静的性格未必不是身体潜在的病弱。不过大太太并不是体贴的母亲,她沉浸在每日的打牌里,对大女儿有求必应,缺少沟通,完全不知道女儿在想什么。二女儿温柔,看起来有沟通,其实是大太太单向输出。大太太经常深夜回家把杨二姐吵起来,把牌桌上的事情讲给她听,搞得她晚上睡不好觉。

后来,杨二姐得了肺结核,医生建议海边疗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大太太带着杨二姐和一大帮厨子、用人去北戴河。不过没起到什么效果。生性保守安静的杨二姐看到海滩上那些游泳、晒太阳的穿着暴露,不肯出门,不愿见人。

杨二姐最后的日子里就在病床上等待着死亡。

可惜,和世界告别也没法安静地进行。

老妈子、丫头们用各种素色绸缎裁剪各式衣服,小袄、大袄、内衣和披风,预备给她装裹。还有出各种怪主意的,比如请装神弄鬼的道士杨好古做法事,将砍了脖子的公鸡扔杨二姐床上,把她吓得满脸死灰,瑟瑟发抖。

因为未成年,杨二姐的丧事没有大操大办,但是装裹极尽奢华,佩戴着珠宝翡翠,嘴里还放了一颗很大的珍珠。这引来了盗墓贼的觊觎,不久后棺木被打开,珠宝被盗走。总是不得安息。

杨苡一直没提二姐的名字,可能因为二姐没进学堂,没有学名。她若能有自己的学名,走出家门进学校,人生是否是另一番模样?

03艺术至上的四姐杨聪如

杨聪如在姐妹中的排行其实是三姑娘。不过杨宪益是独子,为了好养活,就和姐妹们一起排行成了三少爷,杨聪如也就成了四姑娘了,称为四姐。四姐是杨父二姨太所生,二姨太进杨家门的时候才14岁,原本是丫鬟,被主人送给杨父的。

杨父过逝时二姨太约莫二十出头,杨父遗嘱里特别交代二姨太年轻可以再嫁,女儿留下,给一万大洋的陪嫁。这条遗嘱后来没被宣布,二姨太带着四姐在杨家安安静静地住了十来年,杨母为女儿争取读书权益,二姨太也没落下,四姐进了中西女校读书。

杨聪如长得漂亮,读书成绩也好,毛笔字是她们那一届的第一名。学习之余,她最爱唱戏。她的人生转折来自于杨家的家庭危机。

杨父死后,财产保管在中国银行,他们的七叔是银行的副行长,三叔说动七叔拿出几十万去贩卖私盐,血本无归。杨父留给孤儿寡母的财产就这样被侵吞了。大太太是个没主意的,虽然伤心,却也无可奈何,何况杨家也会安抚她。

杨母只能顾着孩子顺利长大,不忿的二姨太要去讨说法。可她一个没有儿子的妾到哪里讨说法呢?传来传去变成变成了不堪大妇虐待的逃妾。最后杨家给了二姨太二万大洋,二姨太搬出了杨家宅子生活。

那年,杨聪如读高中。身为杨家骨血,她当然可以留在杨家,不过她选择跟着生母。离开杨家后,她起初还继续在中西念书,只是时间精力都放到了票戏上。

再后来,她书也不念了,彻底下海唱戏了。

(杨聪如,艺名杨维娜)

票戏是风雅,唱戏就是贱业了,杨家自然容不得,发了话,天津的大舞台也不敢不给面子,她就登不上天津的好戏院。“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天津红不起来,去外地也难,更何况杨聪如不是曲艺世家的童子功,学戏难不用说,潜规则她也不大懂,或者懂了也不能放下名媛的傲气去做,那些堂会、陪酒也不是她原先世界能接受的,戏院只能越唱越下了。她不唱戏也不能,就像《半生缘》里顾曼璐,一大家子指着她吃饭呢。

二姨太离开杨家后,找了个情人陆二。陆二本来是杨家的男仆,后来和杨宪益的奶妈好上了,被赶出杨家。二姨太养着陆二,陆二则带着姘头奶妈一起热热闹闹住着。陆二和奶奶有几个孩子,和二姨太也生了两三个孩子,杨聪如自己学戏、置办行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得花钱,两万块早就花掉了。自然得唱戏。

倒也不是没人追她,她年轻、漂亮、又读过高中,追求者起先自然不少。可是她喜欢的偏偏是一个有家室的北昆头牌。“最后一次唱戏,早上刚打了胎,晚上就登台,”大出血而死。

04幸福美满的五姐杨敏如

杨敏如是杨苡的胞姐,杨母的第一个女儿。杨母虽给杨家长房生了唯一男丁,到底还只是大姨太。儿子杨宪益生下来就被大太太抱走了,杨敏如才是杨母喂养的第一个孩子。《红楼梦》中曹公把敏评给了三姑娘探春,杨敏如也当得起这敏字。她们的处境和性格也颇有几分相似,都是姨娘养的孩子,为人机敏,性格要强。

大家族中姨娘养的标签总会带来阴影。杨宪益小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拦着两位胞妹下楼:“姨太太生的,不许下来。”大公主就更不必说了,对庶妹爱理不理。大公主长得很好看,跟电影明星一样。有次杨苡对她说:“以后我就画你,画得跟明星一样”,顺便摸了一下大公主的衣服。这本是小孩子的爱美之心。结果大公主立刻说:“走开,走开!你是姨太太生的,别碰我,脏死了!”杨敏如气得不得了,这些事到了晚年也忘不了。

探春感慨:“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杨敏如则生在一个女子可以走出家门的时代,又幸运地拥有杨母这样重视教育处处为孩子考虑的母亲。杨家的孩子本来是在家里请夫子读书(这样安全有保证,经济上也节约,张爱玲的父亲就是给请夫子不愿送孩子出门读书),后来杨宪益读外面的学校,杨母也为女儿极力争取,才有了她们的读书机会。

杨敏如

杨敏如很用功,学业很好,一路从中西女校考进燕京大学,后来还读了研究生,专业是古典文学,是大师顾随的学生。在家里她帮着大太太和母亲打理家事,记账,因为大太太为人没主意,后来和外面打交道等也逐渐由她出面。

杨敏如和丈夫

她和丈夫罗沛霖的婚姻也是世纪佳话。他们有过十年的爱情长跑,两家虽门当户对,但是罗沛霖有婚约,且罗家嫌弃杨敏如是姨太生的。罗沛霖等到婚约解除后才开始追求杨敏如。1941他们在重庆举办婚礼,此后漫漫人生彼此携手直到死亡将他们短暂分开,“你是我的唯一,我是你的唯一。”

05活着就是胜利的小妹杨静如

大多数人知道杨苡是因为《呼啸山庄》,她本名杨静如倒显得陌生。她是父母最小的女儿,本该是“谢公最小偏怜女”,可惜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杨父病中。两个月后杨父就过世了,家里忙乱,对她的照料也就疏忽。十一岁那年她得了伤寒,病得很厉害,求签问卦,居然求的是下下签。幸亏杨母下定决心,精心料理,请医问药,雇了一个德国医院的特别看护照顾,花了六百大洋,总算救回来了。

杨苡

杨母总觉得和哥哥杨宪益、姐姐杨敏如相比,小静如“不用功,而且笨”。其实她是偏科,一直怕数学,英语很好,有次升级考,全班仅通过3个,她是其中之一。后来沈从文建议杨苡进外文系,“原来在教会中学那么多年,学中文的话,扔了外语太可惜,进中文系,就一天到晚跟线装书打交道了。”

那时候沈从文是她的邻居,学校还没开学,杨苡租青云街的房子,她们住第一进,沈从文住第二进。沈从文一有机会就教导他们上进,见面经常问:“昨晚写了什么?看了什么书?才十八九岁不要那样贪睡,要睡懒的呦!”

杨苡在《战歌》上发表抗战诗,他“劝我以后少写净是口号的抗战诗,说那样的诗即使发表了,也不见得有多少价值。他给我报来一大堆世界名著,叫我做读书笔记。”

杨苡果然进了联大的外文系。(想一想她若真的进了中文系,也许呼啸山庄还叫咆哮山庄呢。)

外文系要求每周交一篇英语作文,负责批改的是廖福。大一的国文课,也要写作文,管作文的是余冠英,鼓励她说日后是可以写作的。她至今还记得陈嘉的莎士毕业,谢文通的英国小说,印象深的是陈福田的西方小说课,指定学生去读,并写读书心得。

这样愉快的读书时光定格在大二,那年暑假,杨苡怀孕了,只得匆匆奉子成婚。

沈从文来探望时特意叮嘱,“不准有了孩子就什么都放弃了,还是要做事。”

事实上,中断学业匆匆结婚,手忙脚乱地成为妻子和母亲,照料家事,照顾孩子,这些都让杨苡陷入了低谷。后来,她带着女儿回重庆,杨母受到女儿因文凭受到歧视的刺激,下定决心,全力照顾外孙女,让她继续学业。杨苡在中央大学借读,读完大三、大四。这段经历最可贵的不是最终得到了学位,而是让她从压抑的情绪中走出来。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于浩淙 Hzx017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