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那年,小张被确诊为胃癌。面对这个诊断,她从难以接受到释怀只用了一个晚上。或许她早已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存在问题。
毕业工作一年后,小张失业了。由于家庭条件差,为了省钱,她长期吃冰箱里“怕浪费而没丢掉的食物”,甚至是过期食物。尽管如此,父母的唠叨和数落依然不断。长期食用剩饭剩菜加上生活在郁闷压抑的环境中,她的胃逐渐出现问题,如胃痛、胃胀,直到有一天出现呕血,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胃癌中期。
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食物储存工具,但久放的食物可能成为癌症的“帮凶”。西方国家在冰箱问世后的30年间,胃癌死亡率下降了50%,这得益于人们更多地食用新鲜食物。然而在中国,许多人把冰箱当成“万能保鲜柜”,认为只要放进冰箱食物就不会坏。实际上,冰箱虽然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但并不能抑制所有细菌的生长。长时间储存食物会滋生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霉菌等有害微生物,进而引起腹泻、恶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胃癌。
因此,暴饮暴食不可取,剩饭剩菜更要慎吃。以下几种食物不宜久放:
- 隔夜海鲜:鱼、虾等海鲜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包括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损伤肝、肾功能。此外,长期放置在冰箱内的水产品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 隔夜凉菜:凉拌菜大多没有经过高温烹调杀菌,久放更容易滋生细菌,刺激肠胃。而且凉菜在隔夜后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在胃酸环境下容易转化成具有极强致癌性的亚硝胺。 - 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含有淀粉的馒头、米、面等食物长时间放在冰箱会造成淀粉老化,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加速化学反应,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
春节期间对胃损害的因素比平时多,导致不少人出现“春节胃”。顿顿鸡鸭鱼肉、饮食过饱、饮酒过多、运动少、熬夜娱乐等因素都让胃处于超负荷状态,引起一系列肠胃问题,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胃溃疡等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胃胀、胃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通过服用消食片、奥美拉唑等药物可缓解症状,但对于肠胃功能脆弱的患者,症状容易反复,主要是因为胃黏膜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修复。治疗胃病除了抑酸和抗酸外,修复胃黏膜也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康复新液,其含有的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粘氨酸等物质具有抗炎、消肿、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增长的作用,加速病损组织修复,提高胃黏膜自身的防御能力,防止胃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节后预防胃病还需学会养胃。具体措施包括:
- 少吃剩饭剩菜,合理储存食物。尽量吃新鲜食材,冷藏食物要合理储存。宁剩荤不剩素,蔬菜、凉拌菜、海鲜尽量当天吃完。剩菜趁热或放置到不烫手时放入冰箱,并注意密封、生熟分开储存。再次食用前确保加热至高温。 - 均衡饮食,改变假期的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三餐规律,少吃油腻、辛辣、生冷刺激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山楂等,可以健脾温胃,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帮助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增加肠胃蠕动。 - 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恢复正常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正常的代谢。适当的运动,如慢跑、瑜伽、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
春节过后,应对假日综合症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规律作息,养好肠胃。
年轻人得胃癌几率是多少?年轻人患胃癌是不是发展更快?近年来,胃癌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根据资料显示,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人患胃癌的比例为4%~7%。
年轻人患胃癌常见原因有哪些?年轻人得胃癌的原因有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饮食不健康、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须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