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皮尔斯出演菲茨杰拉德
盖·皮尔斯棒极了,把菲茨杰拉德在妻子泽尔达患病后面对困顿生活的柔弱和颓废,以及对珀金斯的崇敬和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给多米尼克·威斯特出场的机会太少,尚未将其在《火线》中的精湛演技和硬汉气质转移到海明威身上,这是我对本片择角的另一遗憾。
多米尼克·威斯特出演海明威
在影片细节改编上,我觉得围绕《时间与河流》的写作到出版这个重点刻画出沃尔夫的不羁和珀金斯的持重,由两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上升到“父子之情”是非常可取的。
电影毕竟是电影,并不是流水账,抓住一个事例能清楚明了地交待出人物各自的性格,从而围绕他们的性格形成戏剧交锋就是胜利。
这些细节,电影确实表现得非常出色,包括两人在斯克里伯纳出版社编辑室内对手稿的不断争论和在黑人爵士酒吧里的个性各异的表现。
片中沃尔夫在黑人酒吧
而在场景上,历史还原度相当出彩,这些细节,还包括纽约中央车站和大萧条时代的拟真,甚至还有菲茨杰拉德所寓居的好莱坞一角,以及沃尔夫抵达的纽约港。
当然,沃尔夫带着珀金斯来到曾经寓所天台,流露出能从底层打拼到今天地位,从而感激铂金斯的那场戏简直棒呆,这几处细节抠得都十分理想,而且极度真实还原了书中的描写。
两人并肩
同时,在文学理念的交代上,我们确实看到了珀金斯对编辑这一他终身事业的珍视,他挖掘天才,保护天才,最后还要帮天才们擦着生活上的屁股。
之所以这样,就是他对“文学”真正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重,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他个人的真知灼见,要做“读者觉察不到的编辑”,“要创造好书,尤其是能传世的好书,才是编辑一生的职责”,“一切努力都要围绕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进行”。
两人曾经有过亲如父子的时刻
这些理念,不仅体现在他对沃尔夫的呵护上,同样,对于他看重的任何作者,他都是努力维持着相同的标准,可以说,虽然有关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的戏不多,但贯穿着这一主题理念的传达,并不逊色。
但我还是觉得电影改编对于珀金斯、沃尔夫和艾琳·伯恩斯坦之间的情感纠葛表现有些过于“现代”。
妮可·基德曼出演的艾琳·伯恩斯
也就是说,除了对于艾琳·伯恩斯坦表现出的妒忌理解不易外,很容易让当代观众产生“基情四溢”的感觉,是片方有意为之,还是编剧和执导上的失误,我们永远不能得知。这个可能是片中沃尔夫和艾琳·伯恩斯坦建立的感情戏过于单薄,交代不够造成的。
另外,片中对珀金斯对沃尔夫的青睐有加确实有些超越朋友和拍档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