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信仰高飞完美收官 致敬隐蔽战线革命先烈(2)

2018-01-12 11:11:43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风筝》也摆脱了简单二元对立式的价值判断,创作者从悲悯的角度重新回看那段战争岁月,全景式地还原了不同立场、身份、阶层的普通中国人在大时代浪潮中浮沉的经历。除了有战争带来的骨肉离散,更有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情为大爱的烧心情节,凸显隐蔽战线革命者的真实内心挣扎和崇高的奉献牺牲。令人唏嘘不已的同时,更带给现代人更多思考,剧集对坚守信仰的深度致敬和对人性的深层叩问也成为该剧思想深度的一次突破。

《风筝》信仰高飞完美收官 致敬隐蔽战线革命先烈

人物群像塑造生动拒绝脸谱化致敬革命先辈信仰如“风筝”飞扬

《风筝》以潜伏于军统内部的共产党员“风筝”郑耀先的人生与情感经历为主线,先后塑造了包括曾墨怡、陆汉卿、江心、坚冰、马小五、陈国华、钱重文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群像,他们中有倒在黎明前黑暗中的烈士,更有在和平时期依然在隐蔽战线上出生入死的无名英雄,始终不变的是信念的传承。同时,该剧在对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坚持使命的整体刻画后,对每位共产党员都赋予了独立性格特点,或庄或谐、或灵动或厚重,在一众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绎中,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创作者的深沉情感,也大大提升了全剧的可看性。

在展现谍报人员面临生理心理双重压力的戏份中,“风筝”郑耀先的隐痛异常扎心,无论是新中国建立前眼见同志牺牲而无可奈何,还是建国后隐姓埋名继续未竟的战斗,郑耀先这支“风筝”在“连线”或“断线”期间,从未动摇,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始终秉持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与组织之间永远系着使命相同的“连接线”,这根看不见的线,恰恰是信仰的力量,而信仰也是剧中一众共产党员强大精神力量的真实写照。

《风筝》的热播引发观众网友的热烈关注,其原因在于它题材虽然是年代谍战,却能同时带给当下观众,甚至90后、00后的年轻人以现实思考。有网友对自身迷茫彷徨的现况进行了反思,“缺少想要努力奋斗的目标,就犹如在大海中失去灯塔。我们要做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信仰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口号,它是对理想的执着,对自身的责任。”《风筝》的立意超越了“谍战”的类型剧层面,展现出了追思先烈的强烈正能量,有网友表示,“正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勇牺牲,才换来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他们忘我奉献的光辉事迹,值得我们铭记。”

(责任编辑:李劲 CK005)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