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娱乐 > 影视长廊 > 电视剧场 > 正文

《见字如面3》“烽烟”遗孀家书感动全网

2019-01-24 10:38:15    中华网娱乐  参与评论()人

《见字如面3》“烽烟”遗孀家书感动全网

对大众习以为常的话题进行多角度解读向来是《见字如面》的拿手好戏,而节目播出三季以来,很多铁杆观众最期待的往往就是那些看似被说“滥”了的话题。第五期“烽烟”播出后,不少观众表示,“果然不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亲情专场”。事实上,本期来自烽烟中的写信人不仅拥有不同的性别、身份、立场,对战争本身的解构角度也颠覆了常规认知,充满了反转。诸如,铁胆将军也会恐惧战场,大将得胜反遭母亲拒之门外,战士遗孀为何并未沉湎悲痛,德军战俘与美军将领结下终身友谊,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勇士竟然惨遭抹黑,逃兵恐惧上战场甚至超过死亡本身,这些信件中讲述的故事,打破了观众习以为常的认知“套路”,反映的却是烽烟里最真实的世道人心。

《见字如面3》“烽烟”遗孀家书感动全网

多元视角结构战争 点亮中烽烟中的人性之光

战争的残酷毋庸赘言,围绕“烽烟”这一主题,大众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死亡、恐惧、悲伤、残忍,但尊严、博爱、温情、文明其实也可以成为战争中的选项。其中,楚国大将子发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以及美军士兵遗孀凯瑟琳写给亡夫的信都是从女性角度出发,前者展现了一位中国古代严母的高尚情操与远见卓识,后者则让人看到了女性面对生活重创后的细腻和勇敢,以及静水深流中蕴含的强大力量。除了爱人与母亲,“烽烟”中另一种伟大的力量甚至可以来自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暴行可谓罄竹难书,但这封《甘特•莱奥普德写给洛伊丝•霍夫曼》信件却记录了一位德军战俘军官与美国舰长的特殊友谊。正如信中所记述的,甘特•莱奥普德被美军俘虏后,没有羞辱与虐待,他不仅获得了救治,还得到了尊重与友爱。战争里并非只有对人的异化,通过这段故事,我们所见的便是烽烟战场里仁慈与博爱的人性之光。

《见字如面3》“烽烟”遗孀家书感动全网

那些关于人性里勇气、无畏与牺牲的故事,无疑同样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这一期的节目里,还有另一封与众不同的信——《斯洛维克写给艾森豪威尔》,这封信另辟蹊径,从一个逃兵的角度出发,让观众看到了烽烟里人性深处怯懦与恐惧的一面。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个被处决的美国逃兵,在上前线与做逃兵之间,斯洛维克带着侥幸心理选择了后者,却不知等待他的仍是死刑的命运。正如点评嘉宾所说,上前线也不一定阵亡,但斯洛维克对战争的恐惧甚至超过了死亡本身。同属美军,这封信与本期巴顿将军的教子信形成鲜明对比,一面是任凭懦弱四溢,一面是克服懦弱而变得勇敢。就像巴顿将军在信中坦承的那样,任何人面对战争都会恐惧,但勇敢者与胆怯者最大的区别便是是否选择放任恐惧,与其说战争比拼的是武器,不如说终极的较量是来自人心底的意志和精神。而这个逃兵之死的故事,从现实意义来说,也是为今人提供了一面观察人性,审视自我的镜子。虽然该信主角是本期诸多主人公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节目播出后,斯洛维克的结局却被有心观众挖掘出来,网友“匹诺曹-SU”留言道,“随着开枪的命令,11颗子弹穿透了埃迪·斯洛维克的身体,但是他还没有死,之后又给他补了几枪。整个行刑的过程耗时了15分钟。”作为逃兵不光彩的死去,斯洛维克依然是那场战争的受害者之一。

关键词:

相关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