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锃亮的光头,土气的衣着,夸张的表情动作,如此平民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伟大的喜剧之魂。
受身为表演艺术家的父亲的影响,陈佩斯从小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其父在70年代时被打成黑帮,陈佩斯无缘文工团和总政话剧团。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陈佩斯在演员田华的提点下最终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是在那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朋友——朱时茂。
朱时茂当时是被借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临时住在厂里的招待所。招待所里有全厂唯一的民用电话,陈佩斯经常来打电话,一来二去,两人便熟了起来,还成了小品搭档,经常合作走穴。上春晚之前,两人便已经小有名气。
1984年春晚小品《吃面条》,不仅成就了陈佩斯和朱时茂,也造就了后来的黄宏、郭达、赵本山等一大批小品演员。在此之前,作为中戏和电影学院考试项目,小品从来都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喜剧形式,没人拿来公开演出。《吃面条》成功后,中国电视节目增添了一种新形式。小品使得春晚更加完整,也让小品演员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吃面条》第一次“面试”的时候,还没演完,坐在后排的观众就已经没影了。陈佩斯当时心里非常紧张,不过后来才发现,后排的人并没有走,而是笑到了椅子底下。正是因为这样,春晚导演黄一鹤拍板定下了这个节目,并打包票:“出了问题我负责!”
此后,陈佩斯和朱时茂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在春晚上演出了《拍电影》、《卖羊肉串》、《狗娃与黑妞》、《胡椒面》、《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小品,获得了巨大成功。
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对待艺术都十分严谨,他们想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笑声,还有深刻的思考。为此两人经常为了剧本创作上的不同意见吵得不可开交,严重时马季、姜昆他们都调和不过来,还需要各家太太们来平衡。但即便如此,两人依旧是最好的搭档。
然而1999年发生了一场官司,从此两人少了很多合作机会。陈佩斯发现,央视旗下的电视公司竟然将自己的八个小品私自制作成电影光盘并发行。在寻求调节无果的情况下,陈佩斯只好付诸法律途径。最终,陈佩斯胜诉并得到了赔偿金,但与此同时也与央视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春晚再也没有了陈佩斯的身影。有人说,如果陈佩斯继续在春晚活动的话,那“小品王”这个称号基本上没赵本山什么事了。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不无道理。陈佩斯的崛起让小品崛起,陈佩斯的没落也让其他小品演员获得更多的上位机会。
一夜之间,陈佩斯再不像之前那样受人追捧,商演机会也越来越少,经济状况越来越窘迫。最困难的时候,他找遍全身都掏不出200多块钱给女儿交学费。幸好妻子王燕玲在此之前早就给他留好了退路,她在陈佩斯事业最红火的时候用70万在山上承包了一万亩荒地,为的就是在陈佩斯低谷时给他希望。陈佩斯十分感慨于妻子的居安思危,重新振作起来,安心跑到山里扛起锄头做起了农民。
经过两年的开垦,荒地上种的树木和石榴成了材、结了果,陈佩斯收入了30万的利润。一旦有了本金,陈佩斯心里那颗做演员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这次他另辟蹊径,选择去做冷门的话剧。他孤注一掷地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用作话剧《托儿》的投资,没想到天道酬勤,《托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陈佩斯不仅收回了投资,还获得了一千多万的利润。此后,《亲戚朋友好算账》、《老宅》等话剧场场卖座,陈佩斯在话剧上所获的票房过亿,成功由小品演员转型为话剧明星。
东山再起后,央视春晚又向陈佩斯抛来了橄榄枝,一时间群众要求陈佩斯重登春晚的呼声极高。但陈佩斯坚定地拒绝了这份邀请,并表示时光不能倒流,春晚就是自己的襁褓,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陈佩斯拒登春晚不仅是因为之前的版权之争,还因为他和春晚导演组创作理念不和。小品《警察和小偷》的录制过程中,陈佩斯要求运用蒙太奇等电影创作手法,但春晚导演组死活不满足他的这个要求,使得作品的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陈佩斯才和春晚越走越远,并最终决定不再回归。由此可见,陈佩斯确实像好友朱时茂说的那样,是个一根筋的人。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陈佩斯同样有着自己的坚持。他从小告诫大儿子陈大愚:满18岁后一定要离开家,自己去社会上打拼。年幼的儿子不懂这其中的含义,总是奇怪:为什么爸爸都快40了还不离家?陈佩斯为防儿子有不正确的名利观,所以从不让他跟别人说自己是陈佩斯的儿子,为的就是不让他依靠自己的光环走捷径。在这样的教育下,陈大愚确实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并且子承父业,在戏剧表演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
儿子长大了,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陈佩斯也已经胡子花白。但他依旧留着标志性的光头,依旧在舞台上坚守。或许时代变了,春晚变了,但他一颗认真做喜剧的心一直没有变。希望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未来一切安好,为观众奉献出更精彩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