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5部”不再执行,但周星驰仍在透支才华?
周星驰近些年的几部作品都是春节档的爆款,2012年《西游降魔篇》(下称《西游》)斩获票房12.48亿;而2016年春节档,《美人鱼》以33.92亿元创造了票房奇迹;而《西游伏妖篇》则上映3天,票房过7亿。
转变为票房发动机的周星驰背后的推手是谁?故事要回到5年前。
2012年9月,原本并不是《西游》最初投资方的文化中国,在影片进入后期制作时,以3800万元的价格,溢价20%,从周星驰拥有的比高集团手中买下了《西游》30%的股份。
这是周星驰在商业上的一个转折。
文化中国虽然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但老板董平是一个长袖善舞的内地资本玩家,一定程度上他的入股开启了周星驰与内地民营资本合作的大门,不但带来了接下来合作的华谊,更有后来的和和影业,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周星驰电影投资团”。
在此之前,周星驰的电影《功夫》(2004)、《长江七号》(2008)背后都是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这种好莱坞电影公司和内地电影国企的联合。
在购买《西游》30%股份的当日,文化中国与周星驰签订电影投资合作协议,周星驰预计在未来7年制作5部电影,而文化中国将为每部电影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这一协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周星驰过去四五年一部电影的节奏。文化中国的公告明确称,将“加快与周先生在电影上的长期战略合作,提速进行余下五部电影的筹划与创作”。
当时还有媒体质疑 “七年五部”似乎很难完成,但时间不到5年,周星驰已经完成了3部电影。
后来文化中国被阿里收购改名为阿里影业,此前与周星驰约定的合作关系并没能继续。而《西游伏妖篇》的独家官方票务合作为淘票票,周星驰近两部电影的亲密合作伙伴和和影业,也在2016年11月被阿里影业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