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就因其“正路子”让它头顶“2017反腐第一剧”的光环,用导演李路的话说“我们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反腐生态”,“反腐剧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它完全契合十八大以来国家“反腐倡廉”的政治主张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新时代的“官场战争片”。因此,《人民的名义》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的大力宣传,也获得了广电总局的高度认可。
201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从2017-2021年电视剧创作生产规划、电视频道和视频网站的播出格局等方面加大“主旋律”剧的投入和播出,使得“主旋律”剧将成为明日荧屏主力。
时代“主流声音”,引发社会共鸣
主旋律剧不仅代表国家“发声”,还展现时代“声音”,善于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来“诉说”时代变迁,反映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从90年代开始,主旋律剧较少触及红色题材,更多回归到日常生活,以此多角度投射出时代大背景下,主旋律剧把观众视为“群体”,当代社会广泛存在的深层心理诉求,传达时代“主流声音”,具有“时效性”,符合社会文化生活需要。例如《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等经典剧集,就以贯穿整个90年代社会文化心理为背景,反映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及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给人们生活、思想、观念等带来的转变。
然而,时代的主旋律剧意识形态一直呈现“双轨制”的特点,即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互辉映、各自发展。直到21世纪,这种情况才逐渐转变:主旋律剧把国家意识形态转移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更乐于接受的、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上,比如家庭生活、代际关系、官场职场等。从而涌现出一批描写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经济社会现象、人们生活状态及思想变化的高收视率佳作,如《士兵突击》《闯关东》等...让观众的情感得到宣泄,形成不俗的口碑。
6月19日,电影《绝密工程》经历了42天艰苦拍摄终于圆满杀青。电影《绝密工程》以“两弹一星”为历史背景,历经两年的紧密筹备,自5月8日开机以来辗转内蒙古额济纳旗、河北省怀来县取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