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丈量大地、用足迹刻画人生的耄耋老人,将贫民窟真实经历变成文字、感悟爱与尊重的联合国官员,把每一天都活出意义、活出自我的癌症患者,他们携手讲述温暖故事,在荧屏开出一朵朵美丽的生命之花。
7月21日晚22:00,江苏卫视大型原创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第二季第二期节目如约而至,以“生命之美”为主题的三篇美文,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耄耋老人的马拉松之旅,为年轻观众打了一剂强心针
从五千米、一万米到42.195公里,奔腾不息68载,一步步跑出人生奇迹的张亮友老人,他的“马拉松”故事令观众肃然起敬。倾听嘉宾马薇薇说,张亮友奔跑故事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细节,是他第一次跑马拉松,穿着老伴尚殿娥用板车轮胎底纳的布鞋,脚跑得生疼仍坚持了下来,“真热爱一样东西,不管硬件行不行,你的心已经行了。”这句点评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同,“张爷爷说有人笑他是‘跑疯子’,但疯子这个词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执着,跑步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坚持的是一种热爱,也是一种精神,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
眼下正值酷暑,很多年轻人宅在家,调侃自己的命是“空调、冰西瓜和WiFi”给的。得知92岁的张亮友、87岁的尚殿娥仍然坚持每天3点半起床跑步的习惯,坦言“羞愧不已”,“看到爷爷奶奶不停奔跑、不断向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宅在家里迈不开腿?向张爷爷和尚奶奶学习!”
张亮友、尚殿娥两位耄耋老人的跑马经历,无疑给年轻观众打了一剂强心针。一位观众感叹,正是上一季《阅读·阅美》的美文《353岁的世界纪录》让他开始奔跑,已经坚持了一年时间,“马拉松的确是枯燥、艰苦的一项运动,但也是最忠诚于自我的挑战。坚持跑步,是自律的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再超越,才能跑出生命的意义。”
陶玉玲范宇“与癌共存”,观众热议“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假如只剩下一年的生命,我会怎样度过?这是本期《阅读·阅美》播出之后,很多观众对自己内心的一个提问。先后患上腺样囊腺癌、肺癌、机体细胞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陶玉玲,与病魔斗争25年,仍在积极向上的生活着;四年前罹患脑补恶性肿瘤的“女强人”范宇,选择与疾病柔软的相处,“你让自己柔软下来了,疾病也温柔下来了”。
陶玉玲、范宇“与癌共存”,她们在荧屏绽放了美丽的“生命之花”,让很多观众敬佩不已。“陶玉玲老师84岁了,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乐观的老人,竟然与病魔斗争了25年之久!在她淡如菊的笑容中,根本看不出曾受过三种癌症的折磨。多么积极向上又温暖的一位艺术家啊!”“人生之中,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范宇的故事太励志了!对手是癌症又怎样?只要坚强、乐观,依然可以活出让所有人都羡慕的生命!”
范宇的先生洪宏星在节目中说,上个月他们在新疆完成了120公里的越野挑战,很多人问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拼命的跑?洪宏星回答说,“他们都约定明年再来,可是我们不一定有明年,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我们是为了自己在跑,既然来了就想办法走到最后。”这一席话,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如果没有被时间追赶过,便不知拥有的时间多珍贵。范宇和洪宏星教会我们的是,珍惜当下,学会坚强。”一位观众感叹,任何时候重新定义自己的生命都不晚,要像范宇一样,“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跟随孔奥了解贫民窟的另一面,思考如何对这个世界“爱与尊重”
联合国官员孔奥的美文《贫民窟的小手》,为观众揭开了贫民窟的一角:“基贝拉是肯尼亚最大的贫民窟,世界上最大的几个贫民窟之一,里面有上百万人口,百分之五十没有工作的,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在6到7块钱人民币一天。”然而,如此困窘不堪的环境里,却是把皮鞋擦得锃亮的男人,靠手工艺挣得一分一毫的女人,他们的坚强、乐观和整洁是一种信念,相信明天会更好。很多观众为此感叹,“贫民窟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靠想象,孔奥的真实经历让我们看到,贫民窟与想象中不一样的一面,这是对生命的敬重。”
孔奥的笔触下,她与华生面对一群贫民窟小孩时,彼此眼中的不安、恐惧以及渴望,是那么的真实而生动。“我能深刻感受到孩子们眼神里的友善和希望,那是大于恐惧的。我们本能的想去环抱这种渴望,所以我们蹲了下来,慢慢把手臂张开,几十上百个孩子冲到我们怀里,拉扯头发、衣服,爬到华生背上。”孔奥进入“生死之地”的勇气令人钦佩,她从中感悟到尊重与沟通的重要性,也带给观众很多思考:“孔奥说我们应该尝试先把自己打开,也许在打开的过程中,会受到伤害,因为误解伤害别人,但是收获和惊喜一定是值得去冒险的。爱与尊重、理解与沟通的确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最佳方式,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才会更和谐。”